稻草狗

HD中字

主演:达斯汀·霍夫曼,苏珊·乔治,皮特·沃恩,T·P·麦肯纳,戴尔·亨尼,吉姆·诺顿,Donald Webster,根·哈奇森,Len Jones,莎莉·托姆塞特,Robert Keegan,Peter Arne,Cherina Schaer,科林·韦兰,Jimmy Charters,Michael Mundell,大卫·沃纳

类型:电影地区:英国语言:英语年份:1971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稻草狗 剧照 NO.1稻草狗 剧照 NO.2稻草狗 剧照 NO.3稻草狗 剧照 NO.4稻草狗 剧照 NO.5稻草狗 剧照 NO.6稻草狗 剧照 NO.13稻草狗 剧照 NO.14稻草狗 剧照 NO.15稻草狗 剧照 NO.16稻草狗 剧照 NO.17稻草狗 剧照 NO.18稻草狗 剧照 NO.19稻草狗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稻草狗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为了静下心来研究学问,老实木讷的数学家大卫•萨莫(Dustin Hoffman 达斯汀•霍夫曼 饰)协同妻子艾米(Susan George 苏珊•乔治 饰)回到位于英国乡村的老房子。艾米性感大胆的穿着引来村中男人们粗鄙的目光,而大卫看似懦弱的外表更让他们有恃无恐。某日,他们借打猎之名将大卫引出家门,随后对艾米进行轮奸,面对这种种羞辱,大卫只能强颜欢笑。  某晚,低能儿尼尔斯误杀心仪的女孩,仓皇中他逃入大卫的房子。愤怒的村民要求大卫交出尼尔斯,在被拒绝之后,他们试图强行进入。愤怒的大卫忍无可忍,大开杀戒……心火1997我的朋友和他的妻子闪闪的红星蝶恋奇缘时间逆流 (2018)上海女子图鉴疯女人的舞会萨米之血逃生摩天楼福尔摩斯与中国女侠李献计历险记2011花外流莺青春荷尔蒙2躁动时代挑战星期天这里的黎明静悄悄2005成成烽火之营救行动王者游戏·觉醒超凡蜘蛛侠2 (原声版)夺命钢琴为你等待威尼斯惊魂夜巴图的故事红圈大周小冰人 第二季等待噬谎者-鞍马兰子篇/梶隆臣篇-超级情报员麦汉4双车道柏油路津门往事破雾惠灵顿灵异档案第二季玻璃城堡2017TT3D:触摸极限昼颜国语最后一班地铁3年A班:从现在起,大家都是人质SP婚姻历险记儿女情长末日货物樱之国的美女奇葩追女仔

 长篇影评

 1 ) 文明的暴力VS原始的暴力

一个窝囊废书呆子忍无可忍大战地痞流氓的故事,堪称小鬼当家的鼻祖,但它经典就在于充满了解读的空间。

影片的故事可以分为两层,一层是婚姻故事,一层则是暴力故事。电影前半段的讲述了夫妻二人极为微妙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在任何国家任何时代都特别具有代表性。

一、婚姻故事

大卫作为个数学家理性无趣,敏感又懦弱。他能快速的察觉到四周的人际关系,但他选择装傻沉默、熟视无睹。毕竟他搬到穷乡僻壤之地为的就是躲避人世专心研究,然而他又把自己关到书房,把妻子的任何要求都视为打扰,甚至随口说只要猫进书房就会杀掉它。虽然表面上,这位成熟的男性有的是道理,比如,“我在专心工作,你像个8岁小孩……”

而苏珊的性格则完全相反,她像个孩子,随性散漫,孤独且渴望关爱,她要求的并不高,希望大卫摘一下生菜,修理一下面包机,陪她去散步,以及遇到流氓拿出一点勇气。

萨姆·佩金帕将现实中美国人和欧洲人的歧视印象做了置换,大卫是个文明的美国人,而苏珊是个“不学无术”的欧洲人,当苏珊修改大卫黑板上的公式时,大卫抱怨她把这儿当学校了么?苏珊询问大卫二进制的问题时,大卫说苏珊并不笨(言下之意他一直觉得她很笨吧)。种种迹象表明大卫和苏珊的婚姻并不平等,甚至格格不入,大卫有着傲慢的优越感,甚至有点自欺欺人,他会用理性来维护自己的体面,掩饰自己的胆怯,甚至可以让苏珊哑口无言。此外大卫和老婆上床都像是例行公事,把表摘掉,把眼镜摘掉,把闹钟调好……而“没文化”的”苏珊更渴望坦诚的情感,面对大卫屡次的“闭门羹,”她只有通过坦露自己来排解内心的需求,穿迷你裙,裸露上身,甚至于勾搭情人。

简而言之把两个人潜台词直译出来就是,大卫觉得苏珊不成熟像个孩子,苏珊觉得大卫不关心她不像个男人。

大卫真的是一个忍气吞声的人么?这可能是萨姆·佩金帕给观众最大的幌子,也是观众对这个电影的误读。

大卫最后异常冷静的面对暴力说明他并非狗急跳墙之人,他的懦弱完全是因为他的冷漠,初来乍到的大卫在酒吧遭遇打架,他并没有惊慌,只是站在一旁点着烟,饶有兴致的观察;苏珊告知她被色狼盯梢,大卫则归结为苏珊没穿胸罩招蜂惹蝶;以及他用无理的对牧师调侃基督教。

比如在一段为什么搬到乡下的争吵中。

大卫说:我来这里的首要目的不是为了修烤面包机或是修理车库。我来这里是因为没时间做重要的事。

苏珊说:你来这里因为你没别的地方可躲。

接着,大卫让苏珊道歉:你是遗憾发生刚才的不愉快,还是只是说声对不起?

苏珊:是前者,我去洗个澡。

大卫:为什么? 你不需要洗澡。

苏珊:我需要。

苏珊为什么要洗澡?正像前面说的,因为她无法卸下大卫的伪装,只能靠暴露自己来宣泄。

大卫对宇宙秩序的兴趣远胜过他对生活和婚姻的秩序,所以他才躲进乡野和书房,这是他内心宇宙的中心,却也成为了真实生活的边缘。

二、暴力故事

电影里并没有现在很多电影里那种十恶不赦的坏人,反派是那种现实中常遇到的地痞盲流,电影中的暴力是因为遇到了合适的土壤,那便是大卫和苏珊婚姻的隐藏裂痕,表面上是苏珊的招摇和大卫的无所作为导致了引狼入室,实际上是因为关爱的缺席。

电影中有个关键人物就是亨利,他本纯良无害,是个真好人,因为智商问题却被地头蛇视作可憎之人,亨利生存于文明与暴力的夹缝中,他的软弱一览无余,受到逼迫他会做出本能的反抗。而大卫的懦弱则不同,他用文明人的理性来遮掩麻烦顾全自我,自私让他懦弱,懦弱又让他默然。

电影本质讲述了两种暴力,荒野无赖的原始暴力,以及大卫背后文明的暴力,前者是粗暴可见的,后者是经过粉饰隐性的。哪怕最后大卫被迫要动刀动枪,他都是躲在暗处的人,他对苏珊说:你上楼把所有的灯都打,他们看不到我,但我看的到他们。

而苏珊才是暴力的受害者。苏珊的委屈被大卫视为不明事理,遭受着婚姻的冷暴力,继而又遭受情人查理的性暴力。在那两场著名的暴力场面中,情人和老公都对她进行了掌掴。 更讽刺的是,苏珊在遭遇强暴的时候尽然感到了某种享受和宽慰,这漫长一幕的冲击力现在看来都是极为大胆,甚至争议四起,因为它展现的不只是犯罪,还是被侵犯和被释放的情绪战场。更戏谑的是,与此进行交叉剪辑的是大卫在野外放空枪打野鸡,和《太阳照常升起》里唐老师在外打野鸡,小队长趁机钻洞子的画面如出一辙。这就是大卫把怯懦当体面的残忍代价。

苏珊·乔治演出了一个女孩不设防的率真和“傻”劲,包括被凌辱后无法言说的哑忍和痛苦,很细腻,这种真实的表演在如今已经不多见了。

大卫从极端的隐忍走向暴力的极端,用有头脑的暴力去抵御野蛮的暴力。可最后,当地痞们闯入门窗后,两种暴力再也难分彼此了,大卫文明的外衣也就此被撕毁,暴力捍卫了家的时候同时也摧毁了这个家。

影片中的暴力全都与情感有关,苏珊渴望着爱,却遭遇暴力,亨利是个好人,不懂得拒绝情感但却遭受暴力,大卫用工作逃避于生活和情感的责任,用理性去代替情感,他拼命捍卫自己的家并非因为多么爱妻子,不然也不会在危急时刻对苏珊颐指气使。而是暴力违反了他的规则,他捍卫的是自我理性的自留地,即他的文明外衣,而非真正的家人。大卫两次捡起自己的碎裂的眼镜戴是最好的象征。此外那只喜欢闯入大卫书房的猫也是苏珊的象征符号,大卫把水果丢向猫的情节也自有其暗示。

所以大卫迷失了,如同他永远解不开的数学题,并在结尾说出了那句意味深长的,我也不认识回家的路。

那么电影的核心是什么呢?与其说萨姆·佩金帕控诉的是野蛮,不如说是在控诉文明的虚伪和漠然 ,如同徒有其表不会叫的稻草狗,可如此就等同于暴力么?当然未必,但理性的暴力依然是暴力,尤其当文缺少了理解和关爱后,便成为了孕育暴力的土壤。

 2 ) 文明与野蛮

      一般来说,straw dogs这部电影是被视作表达软弱与刚强的关系和转换的。但笔者在观影后,感受更多的是文明和野蛮之间的关系。
      首先从角色身份来看,男主角来自美国的数学家这一角色定位,同粗鄙的英国乡巴佬之间,就形成一种文明——野蛮的对照。其次,从行为方式上,男主尊重底线和原则的方式,同Tom等人依靠枪支、蛮力和拉帮结派的方式,背后体现的同样是文明也野蛮价值观之间的对立。第三是男主角在面对Venner等人的杀猫和骗去郊外(此时男主并不知道妻子被强奸)的挑衅时的隐忍克制与适度,同在高潮部分采用激烈暴力对看的手段之间,亦形成了类似的对比关系。简而言之,文明——野蛮冲突贯穿了整部影片,可以看作是影片的主题。
      再来说下所谓的懦弱与反抗问题。其实笔者并不觉得主角David的在影片前半部分的表现是懦弱。事实上,在影片开场,酒吧里Tom请David喝酒这个情节中,David坚持自己付钱的行为就已经表达了他是个很有原则的人。在跟牧师对话这个场景中,David不留情面拆穿牧师不懂装懂这个情节,对他坚持原则毫不妥协的性格可以说交代的已经非常清楚,为后半段奋起抗争的桥段做了足够的铺承。另外在杀猫事件中,David谈到没有证据这个细节,似乎也交代了他没有跟Venner等人摊牌的最重要原因是没有能够直接指正的证据。
       另一个有趣的地方是在影片结尾时,David说自己也不知道回家的路了。这句台词一般被解读为他在之前的对抗过程中知道了妻子被强奸和与Charlie有奸情的事实后,感觉无以为家。但笔者认为这里还可以又另一种解读,即用暴力行为捍卫自己原则本身,已经违背了原则,使得他感觉自己失去了归路。
        Dustin Lee Hoffman表现出的张弛有度,是全片的另一大亮点。
      

 3 ) 让我说你什么好



这个片子趴在我的手边已经七八年了,看见达斯汀·霍夫曼那张紧绷的脸就像看到毛主席像一样熟悉。像这样的片子在我这有太多了。。。

纯真年代,狗脸的岁月,光猪六壮士,维罗尼卡的双重生活,黑板。。

不过云上的日子倒是看了两遍,因为头一遍的时候我还小,根本不知道他想说什么。

很多人说这里面那个叫david的很懦弱,从头到尾就是想说这个男的有多怂,但看上去好像不完全是这样的。


简单剧情交代一下:一个美国天文数学家跟自己的英国老婆搬回她的英国乡下打算住上一年的时间,那是一个没有美好景色的地方,装满了野蛮落后的农夫和神父。老婆的旧相识带着朋友给他们家修房子,找了一个机会就把他的老婆强奸了,并且从始至终一直仗着自己本地人的身份欺生,说白了也就是这样了,两个大国谁都瞧不上谁的事情总是很频繁的发生。后来死了一个姑娘,由此引发事端,david拿出《小鬼当家》的把戏就把一帮人都杀了,完事儿之后十分忐忑,感慨自己一直做文明人也能干出这样惊心动魄的事情,未来充满了未知。


DAVID可能确实不是那么的血气方刚,但除非是一点就着的主,大部分成年人好像都是这个样子的,而且他还来自于另一个国家,崇尚人权与彼此尊重,当然,他对人权和彼此尊重尺度的把握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让他过于谨慎了,这是必须承认的。
在家里打的一锅粥的时候,他也只是用计谋,并且从始至终你都能看得出来,他绝对是一边给自己壮胆儿一边逼着自己往前冲,毕竟天天守着黑板写公式的人没有太多的机会练习街头格斗。

但那帮农夫就不一样了,生活百无聊赖,镇子上也没有好看的姑娘,闲到爆,好不容易来了一个正经人当然得好好逗逗他。

记得就在大家得知带走珍妮丝的男人窝在他们家的时候,那帮人立刻就精神了,如果那个人窝在上校家,可能他们还不会那么兴奋,于是当即每个人找酒保拎了一瓶酒就杀过去了。这哪是打架啊,完全就是参加party的心气儿去的。



但,他的英国老婆确实在受了委屈之后不敢跟他说,肯定不是怕说了之后得离婚,多半是担心DAVID听后对这件事情置之不理,如果是这样,她绝对就伤心死,自欺欺人,还是不说的好。从那个时候他就对这个男的彻底死心了,毕竟人家两个人是夫妻,了解更多,女的说他怂,我也无话可说。天天困在荒郊野地的城堡里,你不能期待一个女人理解一位天文数学家的精神世界。。。

 4 ) 别让别人欺负到你头上来!!

现实生活中,我们其实自己本身就有衡量,当别人欺负到你头上来的时候,哪些事情是你可以忍受的算了最后不了了之的,哪些事情是你不能忍受,绝对会给对方还以颜色的! 这就是所谓道德,原则的尺度问题..人人都一样,只是尺度不同罢了..

 5 ) Sumner先生为什么疯狂地杀人?

   理性的愤怒最可怕。

   在赫尔佐格看来,世界只是充满了混乱、敌意和杀戮。

   这部现在看来暴力和情色镜头都称不上刺激的(甚至觉得有些简陋和单薄)影片,当年却因为过度的暴力情色镜头而被禁、被剪得面目全非。这有悖于人性本质论。
   
   这部电影内容并不复杂。一对夫妇到安静的英国乡下生活,由于无力的乡下人不段地找麻烦,无端地吊死主人的猫,嘲笑Sumner,甚至强奸妻子。最后疯狂地想要强行闯入私人住宅。这一切被施予的核心对象是美国来的、儒弱、书生气的Sumner。这个人物是影片的核心,它承载了整个影片的情绪,甚至还有影片内容之外的辐射。
   
   霍夫曼在片中对主人公的心理拿捏到位,一如在《毕业生》中的表演。若观众只将精力集中于精彩的表演和暴力露点镜头,那么委实是可惜了一部好的电影。
   在影片开始,导演就一刻不停地塑造核心人物Sumner,这也是为最后的高潮作着扎实的铺垫。并且通过与性格不尽相同的妻子、低俗的英国乡巴佬等人物的对比,将Sumner的人物形象从一开始就与这个社会的性格特征逐渐拉开、剥离。一个美国人在英国,一个素质较高的数学家在乡下和除了女人就是酒的粗人发生故事,导演每时每刻无不在突化、区别化着Sumner,甚至和最亲密的妻子也有许多相异之处。
   那些没有教养的乡下人眼里似乎只有性和金钱;妻子每天就只知道和猫玩耍或者缠着Sumner。而导演将研究天文数学、有着良好社会礼仪和教养的Sumner放在如此无聊、困窘的地方,是否也是体现出作为高层次人群的无奈与失望?难道这不也是现实社会的写照?当然,如果不将所有人集中于如此困窘之地方,就如《闪灵》中的古堡,也就不会有如此密集的社会关系,不会有活跃的人物矛盾,自然也就不会有最后的所有矛盾在聚积已久后的大爆发。
   在影片前半部的铺垫中,一直无法忽视的是暗流中隐忍,尤其又以Sumner的隐忍为主。其实从一开始男人看到妻子的眼神就能够察觉,很多人都在强力掩饰着内心的欲望。那种隐忍不是《花样年华》里的隐忍,这种乡下人、妻子、Sumner等等人物内心的隐忍让人觉得异常不安。导演在片中很少使用背景音乐,并且安排陈旧得让人压抑的老房子,都有此用意。
   导演在整个影片铺垫阶段的叙事值得思考。不够和谐的夫妻关系,Sumner对妻子吵闹的反感,夫妻在床上亲热却没有默契,Sumner对妻子被意淫的无动于衷;乡下人先是盯着妻子看,再是吊死猫,再是强奸妻子,紧张与不安在逐渐蔓延,从主人公角度出发,矛盾与危险在一步步逼近与扩张。而Sumner几乎一贯的表现,其实也是回应的方式是沉默、忍耐,将矛盾淡化、忽视。但是在这之中,主人公内心的力量也在不断积蓄,最终转化为理性的愤怒。
   后半段从在教堂开始,妻子脑海中不断浮现的场景,在回家路上撞上误杀女孩的疯子,两线交叉,乡下人因为找疯子,再次与Sumner线产生交集。所有矛盾集中在最后的房子。男人们找疯子,Sumner将疯子带回家,几件事情平行发生,最后交叉,导演的这段设计的精妙合理。气氛逐渐紧张。之前的大段铺陈最后开始发挥作用。夫妻间的矛盾,之前的强奸事件,英美、城乡之文化矛盾等,皆浮出水面。
   最终,Sumner一如既往地理性地通过反抗野蛮与邪恶宣泄着心中的愤怒。直到战争结束,Sumner一直保持头脑清醒,并无冲动之处,反抗计划也是有条不紊地进行。
   
   兔子急了也会咬人,谁都知道这个道理。书生杀起人来,也不输野蛮人。就像《大象》中的原子核,离核心越远,越会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究竟Sumner先生为什么会疯狂地杀人?
   明者自明。
   自己处在他的位置,去试试就知道了。
   

 6 ) 男版娜拉

早就读过介绍,说《稻草狗》内容非常血腥暴力,基调阴沉压抑,曾在英国被禁。但实话说拍摄于1971年的本片以2011年的眼光来看根本算不得很出位,至于压抑么…反正我是不觉得,而且我猜测部分男性观众,包括平时和和气气的老好人、飞扬跋扈的大男子、以及正在承受什么七年之痒中年危机的,在观看本片的过程中应该都会感到很解气。片名据说来自老子《道德经》的英译本,但老子一共也就几千个字流传于世,解读空间过大(就目前已知材料来看,导演很有可能误读了),故我就不在片名上做文章了。

 电影讲述了达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饰演的美国数学教授大卫(David Summer),为了完成论著带着他那无所事事的家庭主妇妻子艾米(Amy)回到英国乡下的老房子。性感又有气质的艾米很快吸引了村中男人们的目光,而大卫老实的外表和木讷的作风让这些人变得有恃无恐,他们吊死了他家的猫并强奸了艾米,最后更对他的房子展开了疯狂围攻。大卫终于血性大发,拿起猎枪与他们一绝死战…

   本片一开场就是艾米和大卫索然无味的乡村时光。艾米的精神状态显然还停留在少女时代(大卫也说“她像14岁的人一样”),是个每分每秒都等着别人来哄的傻妹妹,动不动就耍小脾气,信手擦掉了大卫写在黑板上的数学公式;大卫则是典型的理工Nerd,他完全无法察觉艾米那些小女人气十足的心思,也感受不到周围村民的态度中所蕴藏的深深敌意,或者毋宁说是他中产阶级的出身、过往宁静的书斋生活以及良好的教养让他抱定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天真想法。

       

   这对夫妇就好像玛丽莲梦露和阿瑟米勒,精神上十分不合拍,性格也天差地别,从始至终都交流不畅,为后来所发生的一切埋下了隐患。艾米从不戴胸罩,也因为和大卫赌气就直接脱了上衣走到窗前一泄春光,让为他们修房的工人们大饱眼福,但同时又不停抱怨工人们对她不怀好意,怀疑他们图谋不轨(当然他们确实早就图谋不轨)。我感到艾米和大卫的学术生活其实是格格不入的,不仅是由于她更适合欢愉热闹的都市,而且妻子——以及进一步的母亲角色对她来说太困难了——所以她不幸成为了一个“绝望的主妇”。
 
         

   垂涎她美色的工人查理干脆就趁大卫外出打猎时破门而入,意欲强奸。这是一段非常有意思也非常有名的戏,当年遭到了有关部门的炮轰,因为艾米作为有夫之妇,面对粗鄙的强奸者竟然态度暧昧,半推半就,沉醉其中。虽然演员朴实寒酸了点,但不难揣测出导演的设定意图:查理是很强壮很能干的,典型的种马,和大卫产生了鲜明的对比。他虽是一介莽夫,但对艾米还是心怀憧憬的,高贵的艾米就像他的公主一样,所以他对艾米并非单纯的肉欲,而是一开始就有感情的。

        

    艾米对查理应该是由性生爱(当然爱也谈不上,依恋而已),虽然我不太好意思写,但…还是写上吧,她显然被干得很爽,所以就迷乱了(也从侧面反应出平时他们夫妻生活不和谐),抱住查理说“Hold Me”,所以查理也便放下了猛兽嘴脸,展露内心的柔情,不停地念叨“Sorry”。不过就当此二人沉浸之时,另一个工人端着枪闯进来,艾米不幸遭遇了真正的强奸。这段戏和大卫打猎那段戏交替剪辑,一是充分展现了艾米空虚的精神世界,二是体现了大卫精神上的蜕变。我想如果不是有这次打猎活动做铺垫,后来他不会那么轻易地就能背弃原有生活状态,成为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
 
   
    女权主义者一定会非常痛恨这部电影,因为艾米确实是太讨厌了。我感到艾米在被强奸以后内心其实是暗爽的,部分原因是因为她捕获了查理,他们虽然只有那一次真正的交流,但精神上已经有了强烈的羁绊;还有部分原因是她的本性是放荡的(只是还未被完全激发出来),道德与责任对她来讲非常模糊,何况她显然早已厌倦了大卫的沉闷学者生活。

  
    我倾向于认为大卫并不知道艾米被强奸,尽管当他打猎归来时艾米暗示了他,但显然大卫并没有敏感到能够察觉出这么深的含义(并且他的本性相当善良,总是把人往好处想)。而且我也不觉得大卫“性格懦弱,一忍再忍”,他很迟钝,不晓得周围发生了什么,看不到事情的本质,所以对他来说自家猫被吊死在衣柜里可能是任何一个过路者的恶作剧、工人们顶多是不好好工作罢了,而偷工减料是不值得大动肝火的,他并没有什么需要忍的。

   
    但他是有原则、有底线、有爆点的,崇尚法律,关爱弱势群体,并坚决秉持着“私有领地神圣不可侵犯”的信念。撞到他车上的弱智男生确实误杀了自己喜欢的女孩子,但这并不能成为女孩的父亲冲到自己门上要求交人的理由,大概是纯粹理科思维的缘故,他表现得特别倔强,即便五个醉酒的狂徒气势汹汹地持枪杀上门来、用石头击打窗子,也丝毫不肯在这个原则问题上让步。

  
    与其说是“忍无可忍”,他的怨气更多地是针对他们的无法无天;而艾米不停要求他交出弱智男生,一直在尖叫,不支持他,显得异常的虚伪、自私、冷漠,令他感到非常心灰意冷,反而激发了他“孤单英雄”的隐性体质。得说霍夫曼的表演确实非常精彩,自始至终没有特别夸张纠结的表情,讲话也是柔声细语,维持了其小男人的本色,但当他把暴徒用钢丝捆在窗户上时,冷峻的眼神令观众无比确信他是发了狂。
 


    最后一场戏可说是不讲理对上讲理的故事,结局是讲理的人变得最不讲理。那些叫嚣着革命与运动的躁动青少年们应当好好看看这部电影,它充分揭示了很多打砸抢烧,群体性事件的真正起因。参与进来的工人显然并非是被正义感驱使,他们的本质就是社会渣滓,游手好闲,能够从凌辱、欺负他人中获得快乐,并完全受动物本能支配,是中产阶级的对立面。大卫意识到了艾米的出轨,查理朝意图再次强奸艾米的同伙放的那一枪也击碎了大卫的心,若是换成女编剧,或许会让艾米在最后一劫中成熟起来,勇敢地和丈夫站在一起,让这场战斗成为挽救婚姻的契机;但男性主创们显然不这样想,他们想要逃离无知女性的束缚,走出坟墓——所以当一切终结,他选择了和弱智男孩一道出走(忍不住插一句效果很汗,《傻子教授走天涯》么…),留给了艾米一地尸体——简直是个男版娜拉的故事。
 
   
    艾米是典型的芭比娃娃,她的性格缺陷太明显了,无论以传统还是现代的标准来看都是不合格的,难怪电影会被女权主义者猛烈抨击。故我将它视作一曲中产阶级男子的赞歌,霍夫曼的很多电影都有这样的特质,虽然他演不了帕西诺那样的大英雄,但作品本身往往是充满男权意味的,而他的精彩演绎会使得观众认同他的立场(我感觉到最明显的体现便是《克莱默夫妇》)。最后说说导演Sam Peckinpah,他有常年的酒精与药物滥用史,是狂热的猎枪迷,钟情墨西哥的生活方式并把人生的大部分时光献给了墨西哥,喝醉的时候喜欢射镜子,后来患上了严重的妄想症。如你所见,这些元素全都体现在他的电影里了。.

 短评

萨姆佩金法版电影与小说原著之间的显著不同:1、角色比小说更年轻;妻子有在此村成长的背景;工人们慢慢侵入戴维的领地。2、剧本真正天才之处是让情节元素更针对性——艾米旧情重燃;其他一些有趣的模糊(小说中保护之人明确就是娈童犯和凶手。但在电影中并没有明确交代此人过去做了什么)。3、最讽刺的改变是结尾。小说原著高潮战斗情节占据了一半篇幅。可在影片中,素以“血性山姆”闻名的佩金法将其大幅缩减,他更感兴趣的反而是戴维与艾米的两人世界如何彻底破碎。这是一部关于婚姻关系而非地盘争霸的电影。承载的情绪使电影终局的暴力既不可避免又显得更为恐怖!4、但最大的不同是:小说中没有强暴情节。而这也是影片最具争议之所在。

5分钟前
  • 赱馬觀♣
  • 推荐

萨姆·佩金帕又一部暴力美学典范之作,更厉害的是并非简单的复仇打杀,而是呈现(美国)都市文明人与(英国)乡村野蛮人之间的隔阂与冲突。妻子始终在两者之间摇摆不定,暧昧模糊,遂引发那场争议巨大的强奸戏(面对旧情人先反抗后半推半就欲拒还迎,似乎演变成了偷情,及至另一真正恶棍登场,又剧变为强暴)。达斯汀·霍夫曼又一次人戏合一,与其说他饰演的男主懦弱,不如说是坚守平等、公义、道德等文明世界的原则底线。最后三十分钟的私宅守卫戏(触发原因也是坚守不得让外人私闯民宅与动用私刑的原则)让人心动过速,震撼无比,佩金帕的铺垫与节奏把控惊为天人!几处高速交叉剪辑堪称教科书——丈夫外出打猎与妻子在家被猎取,教堂中放大的声响/音乐与妻子脑中瞬间闪现的受辱画面。PS:牧师被刻画为拙劣无能的骗子,一如报纸复原的魔术。(9.0/10)

10分钟前
  • 冰红深蓝
  • 力荐

1:学者不发威你确实当他病猫;2:不能不满足虎狼之年的妻子;3.让一群男性工人常年无性生活会对社会不和谐;4:“This is where I live.This is me.I will not allow violence agaist this house.”以暴制暴,不得已而为之,那确实是他的信仰。7.9

12分钟前
  • 巴喆
  • 推荐

文弱如达斯汀霍夫曼,也是会爆发的。吓傻了。后半小时不用多说了,甚至有点disturbing... 前半段也不觉得闷。虽然的确是有点大男子主义没错啦,而且佩金帕怎么如此喜欢撕姑娘家的衣服。。一部电影里都能撕不止一次😳...

13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都在说前半大部分乏味无趣,我倒是觉得精彩至极。一直在反复渲染和强化各种矛盾:男主与小镇价值观的格格不入和文化差异,女主与小镇藕断丝连的历史遗留问题,男女主的各种纠结不清,小镇居民之间的偏见与冲突,男主内心的徘徊挣扎。正是有了强大的前戏铺垫,强奸与暴力的发生才顺理成章并愈加触目惊心

18分钟前
  • 喷子
  • 力荐

首先我得说,我非常不喜欢艾米,她懦弱胆小却指责丈夫懦弱胆小,她任性妄为却心安理得自认有理,善于推卸责任。但艾米却是导演镜头下最真实的一个角色,是人性真实的一面。而主角萨姆,他有自己热爱的事业、衡量事物的标准和价值观,他以一种以和为贵的处事方式与人相处,而这偏偏成为剧情发展的关键。事实上,影片所谓的三十分钟血腥并不血腥,它体现了萨姆的智慧、勇气和镇定,与惊惶失措几近疯癫的妻子形成鲜明对比。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既体现于一个男人和多个男人的战斗,也体现于一对夫妻无声的较量中,而这也可以说是英美两种文化冲突的结

23分钟前
  • 細細陳
  • 推荐

太熟悉了行云流水酣畅淋漓的类型片语汇了,所以反过头看佩金帕,简直不是类型片里另开一只的那种奇葩,相反,他是那种不停挑战传统观影习惯,找人不痛快的导演,而这不就是霍夫曼这个角色扭捏之处吗?

24分钟前
  • Peter Cat
  • 力荐

布衣之怒,血溅三尺

29分钟前
  • 袁牧
  • 推荐

【B-】剪辑棒!看的时候就怀疑强奸戏有被未麻的部屋借鉴,一查今敏果然推荐过此片。最后半小时全片精华,暴力的受害者转为执行者。

34分钟前
  • 掉线
  • 推荐

1、公民的住宅神圣不可侵犯!2、送法下乡是英国政府一项紧迫任务!

36分钟前
  • Adiyat
  • 还行

一部关于僵尸+同性恋意识觉醒的片子。男主角开始极其懦弱,备受欺凌而不敢反抗,导致妻子被人轮奸,但似乎无动于衷。直到遇到颟顸弱智的亨利,才突然找到真爱,为了保护真爱,他勇敢地和五个恶棍搏斗,将其一一歼灭,过程极像僵尸片。最后男主角抛开妻子,和亨利一起驾车驶去,从此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39分钟前
  • 能工巧匠沙门哥
  • 还行

71年的电影还是有些舞台戏剧的影子,不过达叔的演技还是得夸奖的,另外女主除了歇斯底里和尖叫加半推半就的被轮奸以外,其余的真没啥看点。这片还算中等。

44分钟前
  • 劉老湿
  • 还行

将家庭伦理剧(爱情文艺)与房子攻防战(暴力)通过教堂的几个场景(快速插入镜头,和音响运用构建的心理幻象)连接起来。英国/美国-城市/乡村-欲望/禁欲-随性/严谨造成的无法沟通的情感危机,在痞子/知识分子-犯罪/守法的对峙环境中酝酿成强奸惨剧,最终以对更大危机(杀人与被杀)的解决而解决。

48分钟前
  • xīn
  • 力荐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很拖沓,不过处处受气光会忍忍忍的男猪脚最后被触及底线时爆发了一把,比某国强了不知道多少倍哪。。。

52分钟前
  • 快活林
  • 还行

影片一开始便处处营造着令观众极其不舒服的观感,剪辑、特写以及人物形象,无所不用其极,最后半小时,更是让观众不安、愤怒的情绪达到极致。与此同时,伴随着主角的爆发,一场暴力宣泄之后,主角与观众压抑的情绪都得到了疏解。此外,萨姆·佩金帕对于暴力和性两个方面的呈现真是太令人热血沸腾了。

53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推荐

Oh no! Uncle Sam!

56分钟前
  • 辽东胖尊者
  • 很差

【B+】看,一种可怕的剪辑理念正在诞生:性与暴力,作为影片的两大主题,并未寄托与单个镜头的尺度生成,而是在酣畅淋漓的剪辑下得以存在。「性意味」在人群与注视对象的镜头切换中,形成“暴露”与“凝视”的关系;而「暴力」的诞生,则是佩金帕最拿手的慢镜头插入,以运动的速率变化来加深观众对「暴力」行为的印象。两者并未只存在于单个场合中,而是在无数闪回插入中,与其他和谐的情境发生化学反应,「暴力」与「性」就这样被剪辑不断延续。最后半小时的室内保卫战,看看佩金帕是如何用快速剪辑来完成空间调度并将剪辑上的暴戾感持续到末尾的,用剪辑来实现角色的怒吼!

60分钟前
  • 思路乐
  • 推荐

在最后三十分钟喷薄而出的暴力之前,佩金帕的镜头是不安的、微妙的、挑逗的,隐晦的,一如开场仰角对厚厚的羊毛衫也无法遮掩的凸起的乳头的特写以及随之而来如嗅到血味伺机而动的鲨鱼般的男性目光,每处铺垫都像是小刀在身上轻吻而过;影片提供了大量可供解读的角度,但我想到最多的是约翰·福特的《双虎屠龙》,佩金帕将狂野西部换成了英国乡村,用自己的方式去探讨文明与野蛮:守护文明的最后一道防线往往是对等甚至更甚的野蛮,这样扭曲的共生多么令人着迷。

1小时前
  • 托尼·王大拿
  • 推荐

真对不起,学了那么多年电影,我还是看不出这种片子牛逼在哪?看完以后,心情巨差,看了三集《武林外传》才缓过来……

1小时前
  • 宋小卡
  • 还行

Dustin Hoffman 他的片看了那么多,直到这一部,才忍不住去查他星座。看到是八月八日狮子,眯了眯眼睛。很对。太对了。对极。

1小时前
  • 鸳鸯
  • 力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