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你抽烟

HD中字

主演:艾伦·艾克哈特,玛丽亚·贝罗,卡梅隆·布莱特,威廉姆·H·梅西,凯蒂·霍尔姆斯,亚当·布罗迪,山姆·艾里奥特,罗伯特·杜瓦尔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5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感谢你抽烟 剧照 NO.1感谢你抽烟 剧照 NO.2感谢你抽烟 剧照 NO.3感谢你抽烟 剧照 NO.4感谢你抽烟 剧照 NO.5感谢你抽烟 剧照 NO.6感谢你抽烟 剧照 NO.13感谢你抽烟 剧照 NO.14感谢你抽烟 剧照 NO.15感谢你抽烟 剧照 NO.16感谢你抽烟 剧照 NO.17感谢你抽烟 剧照 NO.18感谢你抽烟 剧照 NO.19感谢你抽烟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感谢你抽烟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尼克(艾伦•艾克哈特 Aaron Eckhart 饰)是这个世界上最赚钱也最富有争议的行业――烟草业 的代言人。他每天不仅要像推销员一样用三寸不烂之舌去说服人们抽烟,还要不得不变着法子去对付禁烟团体、环保团体和科学团体的抗议,在政府和参议员中想尽办法为烟草业谋取最大利 益。  尼克还有两个知心朋友――为酒业代言的波利(玛丽亚•贝罗 Maria Bello 饰)和为军火业代言的鲍比(大卫•科恩查内 David Koechner 饰)。相同的行业性质让三人成为无话不谈的密友,经常在一起交流怎样对付环保团体等各种社团的抗议、如何在政府、参议员中周旋的诀窍。  在政治和商业互相交错的舞台上,他们上演了一出又一出好戏。你还活着黑色太阳注定爱你恶棍之都女神时代天生不对言情小说请君危情速递闪耀人生的眼镜狂雷街区假面骑士亚极陀青春舞会皇后孟母三迁夫君,请自重逗爱藩篱爆炸的巴里祝女儿7岁生日快乐1982愤怒的公牛碧海追踪家长指导死亡约定2沉睡魔咒(国语版)异形寄生:起源最后的公爵蠢蛋搞怪秀夺舍(粤语)日月神童时空穿越者突击行动(国语版)痕迹祇园姊妹V世代危险的女人七月物语狼之女怪猫异能超模

 长篇影评

 1 ) 这才叫做劲爆的大片!!!!!


刚看到名字时觉得应该是纪录片,用反讽劝导人们远离烟,结果它给了我更大的惊喜,太多猛料,太多可以长篇大论的点,太多给予我们对现实社会的某些方面的启发了。它包含信息量真的大到可以称之为“大片”的地步了。

首先影片的手法,或者说风格很具有娱乐性,毋庸置疑,让我想到以前看的很多有意思的电影,譬如《baby on broad》,《the ugly truth》,《the accidental husband》,《knocked up》等,不过区别于以上这些极具娱乐性的影片相比,本片注重于实实在在告诉人们一些信息,一些虽不是很深奥但却很少人意识到的信息。


其实影片让我有了另一个想法,05年上映的,现在来看很有现实意义嘛,前不久全球都聚焦到美国枪击儿童案事件,把什么枪支管理协会推上了风口浪尖,it's time to make a move,as they say.这部片子就把烟、酒和枪支在美国大捞美刀的三个文化的标志一并搬上台面,大谈到底谁祸害的人多,而相比之下平均一天之内杀人数量“少的可怜”的枪支成了现今最让美国人头痛的问题(为什么枪支问题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答案想必就是它对人们来讲是唯一一个不属于慢性自杀范畴的,它要发威一定是风风火火,立竿见影的,所以人们才会在烟年杀人千百万的情况下依旧艰难抗争,平均下来烟每天杀人上百〈其中也包括男女老幼〉,而枪支问题一天杀了几十个,却能如火如荼的进行,人,还是有惰性的)。


为什么这些对人利大于弊的物品会成了日常生活用品?为什么会有合法的机构来保证这些害人利器得以良好流通,促使它们更加受欢迎?影片的答案是贷款。人人负债,为了偿还支付生活支出的贷款,甚至可以说是为了经济稳定快速发展,富民强国,一切看似不合理的事物一下子都变得很有立足点,先不谈是不是饮鸩止渴,或者不可持续发展,人们已经默认了这种现象存在的合理性。

而正如巧舌如簧的发言人能屡占上风,一方面他懂得辩论,另一方面,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好的事物总会有不好的一面,不好的事物也总能找到好的一面,只要找到翻身的那一点,就像片中要表达的,愚蠢的大众是不管这些粉饰的极佳的营销言论后有什么荒谬逻辑。只要结论是他们听起来合理的,他们就心服口服的买账。而聪明的发言人也明白自己的对手其实不是那些针锋相对的有关部门,而是这些愚蠢的顾客,只要他们买账,一切都不是问题了(当然,这份工作不是什么人都能胜任的,它需要有“道德弹性”的人,说服他人的同时也让自己问心无愧,这点枪支协会和酒协会的发言人也都做的很好)。

另一方面,那些抱以拯救普罗大众为己任的某些机构由于本身存在于利益食物链之中,它就不算是无懈可击的了,它的利益诉求提供给对手一个攻击的软肋,自己的理论也不能站的住脚,反驳就显得苍白无力了,甚至无力反击。它失去了立足点,聪明,乃至狡猾的对手懂得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就显得他们在哗众取宠,失去公信力是必然的。


关于娱乐公司那段,看他们的言谈举止,我只能说和普通大众绝对不是一个世界的,that is pure Horror to me.

说服万宝路代言人的段子也很精彩。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替对方着想,沿着他的思路进行设想,最终让他意识到在利益面前,任何人跟钱作对都是不明智的,前提是他的社会责任感 必须 不会强到能牺牲个人利益为大众牟福利的地步,否则就没戏唱了,当然,这种人是想找到都很难的,所以说客才会如此胸有成竹,有钱能使磨推鬼嘛。


在利益的驱动下商人们的金钱嗅觉变得无比敏锐,懂得抓住任何时机条件进行利益最大化。譬如,利用娱乐业巨大的影响力来为自己做形象工程,做营销利器。这种随之而来的利益链条让纯粹的艺术几乎无生存余地。人的悲哀。


片中真的把记者塑造成了妓者,这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们在另一方面的迷失。什么是好记者?具有社会责任感,实事求是挖掘新闻,起到惊醒督促改良社会,为弱势群体发声的媒体人吧。至于他们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就不在讨论范围内了。但片中记者也给出了不择手段获取信息的目的,为了还贷。说到头,也还是利益至上的。这也是说客唯一一次无法反驳的争论,被自己的石头砸到脚。


发言人的儿子是个不可或缺的人物,他对父亲的崇拜敬仰让身为人父的发言人时刻保持最佳状态,树立模范形象,并且看到儿子跟自己一样有很高的天赋,很快就能跟上父亲的脚步'这让他意识到他不能再继续下去助烟为虐,到头来也危及儿子的生命健康。所以,依然为了还贷,他选择了另一个相对来讲危害人群小的职业领域,通讯业。当然,这么一个有能力的诡辩高手转移到了通讯业,是不是暗示着下个会导致问题的隐患领悟就是“隐形伤害”(辐射无形嘛)的通讯业哪?

 2 ) “诡辩”得自由

电影的剧情很简单,一个职业为香烟代言的说客,一次次靠说话赢得来自四面八方的阻碍与挑战,潜移默化中教会了儿子质疑与独立思考,并完成了父子矛盾化解的温情线,最后价值观拔高到教育与责任,真正需要教会孩子的是自主选择的能力,而世界上也有比赚钱更重要的事。

然而看完电影,让我克服懒癌晚期来写评论的,还是男主Nick的“诡辩”技能,真是随便一张嘴,就闪着智慧与逻辑的光芒。

Ⅰ. Beauty of argument:

① If you argue correctly, you're never wrong.

对于儿子的essay题目,Nick吐槽为BS(bullshit) A, does America have the best government in the world? B, what constitutes a "best government"? Is it crime, is it poverty, literacy? And America definitely not best, perhaps not even better than most. Even if America had the best government, there'd be no way to prove it.

You can write about whatever you want. Write about America's amazing ability to make profit by breaking down trading tariffs, and bringing American jobs to Third World countries, or how good we are at executing felons. They are all correct answers.

② It was an argument, not a negotiation

Argument或许才是达成Negotiation的王道

和老爸negotiation失败的Joey

用argument完胜老妈的Joey

Ⅱ. “诡辩”技能

① 重在质疑,打击对方可信度

a. 质疑对方动机,同时切换自己动机,提升立场

表明所代表方动机,希望癌症少年Robin好好活着

攻击对方Ron Goodes立场,Robin去世有利于对方获得更多budget来宣传禁烟活动

抛出5千万的计划项目,提升自己立场,成功收买人心,逆转局势

b. 质疑对方专业性

when someone tries to act like some sort of an expert, you can respond,"Who says?"

② 焦点转移,另辟蹊径

只要有人错了,人们就会遗忘一开始的问题

无需证明自己是对的,指出对方的漏洞,便赢了听众

东窗事发后,将媒体的焦点成功转移到了女记者,并声明自己将出席本被踢出局的烟草听证会又重新引导了市场焦点

③ 同理反抽

听证会委员的反驳也很有意思,跳出Nick引导的路线,重新回到一开始的问题

面对不按常理出牌的委员们,Nick破局的招式是直接上价值,将辩论拉升到更高层次的教育问题。

Ⅲ. Moral flexibility

Moral flexibility也是之前我一直很困惑的问题,可能也是阻碍很多人的问题。很多时候,关键在于如何自洽与自处?或许跳出世俗设定的框架,抽离出所处的游戏规则,用一个更大的格局看问题,会更接近真相与本质,也更能收获内心的peace and love

最后,来自儿子的鸡汤。很多的困难,只是我们自己“制造”的复杂,用来欺骗自己。

 3 ) 英文字幕

C-SPAN 美国的一个报道政府活动的频道
disapprove gravity 否认重力
sharks 专家【俚】能手,内行,专家
draft them out of academy
spin control 五毛

MD he abbreviation for‘Doctor of Medicine’ 医学博士(

callous terms 无情条款 not caring about other people's feelings or suffering 冷酷无情的;无同情心的;冷漠的

that's ludicrous ridiculous and unreasonable; that you cannot take seriously 荒唐的;不合理的;不能当真的

bread and butter衣食父母

cocksucker 口交
pop a pill 吃药丸

release the menthol 薄荷醇
sprang on me
he sprang the news on me
他突然向我宣布了这条消息

shills bullshit for a living
n accomplice of a hawker, gambler, or swindler who acts as an enthusiastic customer to entice or encourage others

hawker a person who makes money by hawking goods 沿街叫卖者;小贩

smooth-talk me三寸舌头一嘴油

symposium a meeting at which experts have discussions about a particular subject; a small conference 专题讨论会;研讨会;小型讨论会 noun ~ (on sth)

disgruntled postman
annoyed or disappointed because something has happened to upset you 不满的;不高兴的

booze-besotten
loving somebody/something so much that you do not behave in a sensible way (对某人、某物)爱得发狂的,痴迷的
is it kosher
of food 食物 prepared according to the rules of Jewish law 合礼的(合乎犹太教教规及礼仪要求的)
honest or legal 诚实的;合法的

reach an accomodation 达成妥协

profiteer (趁物资匮乏)牟取暴利的人;奸商,投机商

impale on a spike t
o push a sharp pointed object through something (用尖物)刺穿

role model

way too prevalent
that exists or is very common at a particular time or in a particular place 流行的;普遍存在的;盛行的

ravish each other
to give somebody great pleasure 使狂喜;使销魂

light up 点烟
operator总机
blinkering闪烁
gag agreement塞口协议

witch hunt
an attempt to find and punish people who hold opinions that are thought to be unacceptable or dangerous to society (对被认为持不为社会所接受或危及社会政见者的)搜捕,政治迫害

pay stubs工资收条
pill bottles药瓶
bad-mouth说坏话
shake every bundle out把每一捆钞票都倒出来
on your guard小心
tango with
august chamber
impressive, making you feel respect 威严的;庄严的

give the man his due让他说话
bemoan the downfall
to complain or say that you are not happy about something 哀怨;悲叹

eloquent in the brevity

the quality of using few words when speaking or writing 简洁;简炼

skewing to 倾斜到 the emotional unstable

dispatch him from planet
to kill a person or an animal 杀死;处决

hobos流浪汉

rock on 加油,努力

puts away 475000导致死亡
1300 tops
i'll say我同意
arrhythmia 心律失常,心律不整
life span over 80 寿命大于80
i'm all ears 我洗耳恭听
 inhalation of smoke 吸入
real trooper 你真是一个好骑手

it's imperative that i be there 这是当务之急


lincoln's crotch
the part of the body where the legs join at the top, including the area around the genitals (人体的)胯部;两腿分叉处

do the trick
to succeed in solving a problem or achieving a particular result 奏效;起作用;达到目的

in passing 顺便

dupe u.s. people
to trick or cheat somebody 诈骗;哄骗;欺骗

sex appeal性吸引力
copulating stars 交配;交尾
being groomed 被培养
off the record if you tell somebody something off the record, it is not yet official and you do not want them to repeat it publicly 非正式的;私下的;不得发表的
fine by me我这儿没问题
work up a rebuttal 举反例;反驳;抗辩
pulling your from hearing你不能去听证会了
give credence to article
spin the truth
keep you on staff
dependency issues

sultan of spin
poacher偷猎者
bumper sticker保险杠贴纸

taken him
subpoena 传票让人去作证
a written order to attend a court of law as a witness to give evidence (传唤出庭作证的)传票

masthead
the name of a newspaper at the top of the front page (头版顶部的)报纸名称;刊头

out of style 过时
smoking offset disease
to use one cost, payment or situation in order to cancel or reduce the effect of another 抵消;弥补;补偿

respiratory conditions
show of hands
for theatrics
skim the surface of 触及表面

clog the artery
 any of the tubes that carry blood from the heart to the rest of the body 动脉
academy was dismantled
拆卸,拆开;解散

stick around
to stay in a place, waiting for something to happen or for somebody to arrive 不走开;呆在原地

 4 ) 《感谢你抽烟》:当我们讨论自由时,我们的哲学原则在哪儿?

距离第一次看《感谢你抽烟》已经过去多年,由于最近给别人推荐了这部饱含经典逻辑陷阱原理展示的冷门小成本佳作,自己也顺带着重新看了一遍,依然感慨。十几年前感慨的是Aaron Eckhart(饰演男主角尼克)精湛的演技和片中绝赞的台词,如今感慨的是无处不在的自由至上主义价值观通过好莱坞潜移默化改变世界的强大能力。

虽然这篇影评的第二部分谈的是电影之外的东西,但不管怎么说,这部电影都是看了不会后悔的好电影,强烈建议看完全片后再来看这篇文章。

一、剧情中体现自由主义的主要段落

《感谢你抽烟》主要讲述了烟草行业的代言人尼克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和“你有科学,我有神功”的无敌逻辑打法,辗转腾挪于禁烟、环保、科学、政府、国会等组织之间,竭力维护烟草行业的利益的故事。尼克把种种不利于烟草行业的危机通过逻辑陷阱转化为有利于己方的议题,一次次将对方打得落花流水。

片中有一段尼克利用儿子乔伊手中正在吃的冰淇淋来教导他关于辩论逻辑的对话,全段摘录如下:


“乔伊,我从不出错。”

“但是你不可能永远正确。”

“如果工作要求你必须永远正确,那么你就永远都不会错。”

“但如果你真的错了呢?”

“好吧,我们来做个假设,你为巧克力味的冰淇淋辩护,你认为巧克力味最好吃,而我站香草味,我对你说,我认为香草的最好吃。你如何应对?”

“不,巧克力味才是最好吃的。”

“我就猜你会这样说,这样一来你就赢不了辩论了。接下来我会问你,那么,你认为全天下的冰淇淋都应该做成巧克力味的对不对?”

“巧克力味就是最好的,我不会买任何其他口味的冰淇淋。”

“那对你来说,你眼中只有巧克力味是不是?”

“是的,我要的只有巧克力味。”

“但是我要的可不仅仅是巧克力,同时我要的也不仅仅是香草。当我们谈论冰淇淋时,我相信我们需要拥有自由选择冰淇淋口味的权利,你不该阻碍人们选择的自由。乔伊,这就是我们对自由的定义。”

“啊?可这不是我们在讨论的东西。”

“但这就是我要讨论的东西。”

“可你并没有证明香草味才是最好的。”

“我并不需要证明这一点,我只是在证明你是不对的。如果你错了,我就是对的。”

“但你仍然没有说服我。”

“因为我要说服的对象并不是你,而是他们。”说完,尼克指了指周围的人。


这段诡辩着实精彩,其用于批判对手错误,而己方正义的道德落脚点正是自由主义的核心——自由选择权。

接下来再看看全片的高潮部分,听证会上的攻防战。男主角上场后颇有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气势,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参议员眼看辩论不过,就要败下阵来,突然抛出了蓄谋已久的终极问题:“你会在你儿子18岁生日(美国有50个州的法律规定未成年人吸烟违法,成年后才能抽烟)那天,给他烟抽吗?”

如果尼克回答“会”,就是丧心病狂到为了烟草行业的利益连自己儿子的健康都不管不顾,这种道德瑕疵将让他遭受强烈抨击。如果尼克回答“不会”,则是承认香烟对健康的损害大到令自己都承认不允许孩子吸烟是正确的选择。参议员自以为胜券在握,他如此设想,正因无论尼克的答案是会还是不会,最终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效果,既能恶心尼克,又能终结辩论。

结果,尼克答道:“如果他真的非常想要抽烟,我会去给他买他人生的第一包香烟。”言下之意,只要是儿子自主做出的选择,我尼克就没有理由去反对他选择的自由。尼克用自由至上主义的价值观,又一次成功捍卫行业利益,打垮了参议员制造的两难道德困境。

二、关于自由主义的简单讨论

有小朋友在朋友圈里转发了下面这段对话,里面的逻辑固然幼稚,不过很适合在此作为探讨自由主义的引子:


“如果你有那资本,你会拒绝多人运动?”

“没有任何文明国家会认可这种价值观。我承认我有些羡慕罗志祥,但我依然坚信这种行为是错的。我承认没有不能被腐化的忠诚,但背叛这原则需要多大的诱惑和代价,就是我们信念的重量。”


其实,多人运动到底符不符合“文明国家”的道德,除了涉及欲望和道德间的关系,还涉及到道德的原则究竟是如何建立的。不同的哲学流派拥有不同的道德起源方向,康德式道德源于理性,儒家式道德源于朴素的自然宇宙观,功利主义道德源于效用。

在对待多人运动这样的性问题上,它们的观点显然因殊途而迥异:康德认为,无法抵挡欲望侵蚀的一切行动绝非出于理性,即其绝不道德;儒家认为,人要从心所欲不逾矩、克己复礼,即必须先讨论什么是规矩,然后才能讨论多人运动道不道德(从儒家角度看,多人运动大概率不道德,原因是它不合传统的规矩和礼法,传统的规矩如何产生属于另一个话题,这里不展开讨论);功利主义认为,一切事物的道德价值取决于它所能产生的社会效用的多寡,唯有通过综合计算多人运动的效用,才能判断它道不道德(一般来说,多人运动符合功利主义道德,私下里不影响其他社会公众的多人运动所产生的个人效用经过叠加后会大于其对整体社会效用的损害)。

那么自由主义是如何看这个问题的呢?现在世界上最流行的自由主义恰恰认为多人运动完全符合建立在其之上的自由主义道德,因为这一运动充分体现了人们拥有的选择的自由。自由至上主义者的核心主张是: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种根本性的自由权——用自己所拥有的事物去做任何事情的权利,假设我们尊重他人也这样做的权利。因为多人运动是参加者集体同意的行为,出于完全自愿的选择,所以它符合自由主义道德。顺带一提,这正是支撑性自由和性解放运动的自由主义原理。

在此暂不讨论自由主义的对错问题,因为这可能会变成对具体行为的批判,有违讨论哲学问题的初衷。让我们先来看看自由主义价值观对现代通行的法律法规的挑战,虽然下列举例是具体的,但我们所要讨论的东西实际上是哲学概念里的自由。自由主义价值观强烈反对政府进行“家长式立法”,即反对那些保护人们不伤害自己的法律。比如,自由主义者认为开汽车必须系安全带和开摩托车必须戴头盔这类法律严重侵害了人们的自由选择权。在自由主义的价值观中,只要没有第三方受到伤害,且驾驶者是可以对自己完全负责的成年人,政府就没有任何权力去规定驾驶者能用自己身体和生命去冒什么样的风险,否则即是侵害自由。(关于自由主义更加具体的案例讨论,参见Michael J. Sandel的著作《公正,该如何做是好?》第三章.我们拥有自身吗?)

是的,你没看错,制定出保护你的法律其实是违反自由主义原则的重大错误。但这其实并不可笑,因为这个结论是一代代自由主义大师通过严肃的哲学讨论,在连篇累牍的著作中明确得出的结论。要讨论自由主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主张,就不得不追根溯源,弄清楚自由主义的源头在哪里。

如果翻翻哲学教材,上面清楚写明了自由主义来源于英美经验主义。欧陆理性主义诞下了康德式的理性道德,英美经验主义则催生出了自由主义道德。理性主义采用的是演绎法,是一种绝对的道德,一如康德的格言“自律即自由”。而自由主义道德则是用归纳法总结得出的,“人应当拥有选择的自由”,这是一种相对的道德观念。

自由主义拥有把个体从社会中分离的趋向,提倡个人超越集体是在事实上挑战传统的社会契约。可以断言,自由主义发展到最后,一定会在道德体系中消灭一切社会因素,并加入大量的个人因素。当然,自由主义哲学家也不是没有预见到社会崩溃的危险后果,于是他们和功利主义哲学家们一道搞出了“新自由主义”。题外话,所以现在又蹦出来一个新自由主义在旧集体主义之外的新的死对头——社群主义(新集体主义)。

不可否认,自由主义正日益受到社会大众的支持。自由主义思潮不断向传统的集体主义国家扩散(如我国),除了好莱坞大肆进行意识形态宣传这样的外在因素,内在原因很简单——全套自由主义道德体系完全符合私有制的现实情况,同时全面贴合了个人利益。

笔者认为,当我们在反思集体主义存在哪些错误时,也千万别忘了自由主义同样面临诸多问题。仅仅因为好莱坞电影的意识形态宣教就盲目倒向自由主义,岂不是和坚持集体主义的教条同样愚昧?电影告诉我们,要多动脑子,然后自己去做出正确的选择。其实自由不自由主义的我才不管,我写这篇文章只想告诉大家,选错了路可是你自己的事,这很重要,别等到承受代价的时候才惊觉自己走错了方向,否则追悔莫及。走这条路前,先多了解一些前人留下的有关这条路的知识总是没错的。

最后特别说明一下,虽然笔者本身偏好集体主义哲学,但本篇并非旨在对自由主义进行批判。只是希望通过这些粗浅的分析,能让读者了解到自由主义之外的更广阔天地。毕竟电影里把自由主义设定为绝对正确这一点就已经违背了自由主义的道德相对主义的核心原则,哈哈哈哈。

《感谢你抽烟》--卡斯特罗·振宇

 5 ) 感谢你抽烟中的逻辑诡辩技巧

1,「诉诸动机」

公开电视谈话节目,采访患癌少年,自己表示对少年抽烟得癌的悲痛,说烟草公司都希望自己的客户能好好活着。但是现场的这些嘉宾都巴不得这个少年早点死,这样他们就可以搞大新闻,就可以批判烟草公司,就可以得到更多预算,但是对这个少年本身,没人在乎,你们只想他早点死。

2,「马车与金币」

去家长会讲自己的工作是说客,小孩纷纷问抽烟是不是对人体有害,他说抽烟对人体是否有害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你们一定要听爸妈的话?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学会独立思考才是——当无法论证自己的观点时候,就抛出一个绝对正确的观点让对方认同,继而大家都忽略了本来的议题,转为赞同你。

这个技巧是绝大部分大V最喜欢用的洗地技巧,什么黑的都能洗成白的。

3,诉诸人身

还是家长会,小孩问抽烟有害健康吗,问你妈说的,那你妈是医生还是科学家,小孩说都不是,那你妈有什么资格说这种话?小孩不知道怎么回答。

4,诉诸幼童

好友聚餐,MOD三人组merchants of death,死亡商人三人组,分别是烟草,枪支,酒精协会的说客。酒精协会的朋友说遇到难题,最近大家都在研究喝酒会导致畸形儿,怎么办。好友出招说你们应该开个会,去拥抱那些小孩,表达你们爱心,唤醒大家对你们的认同。

这招欧美政客常用。

5,诉诸图像

议员打算在香烟盒印上骷髅头图片,来警告别人不要买烟——90%以上的人,对图像的印象,远大于文字。

6,诉诸名人

1910年美国的香烟销量100亿, 1930年达到了1230亿。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世界大战,节食,以及电影。

尤其是电影,明星们在电影里抽烟,大家都会模仿。

之后主角也是去好莱坞找制片人,让布拉德皮特和凯瑟琳泽塔琼斯在科幻电影里拍抽烟的镜头,提升香烟销量。

8,不当类比

还是死亡商人三人组聚餐,枪支协会说客洋洋得意的说,他们接到一封投诉,他是这么回复的:飞机失事了你会怪波音吗?出车祸了你会怪通用吗?既然你不会,只怪自己开车不小心不注意违反交通规则,那为什么有人被枪杀了,你要怪军火商呢?我们只是提供了工具而已,和波音通用没区别,使用工具的是你们自己啊,有责任的也是你们自己啊!

主角带儿子去游乐场逛,问儿子,如果你是律师,要替杀人犯辩护,你会不会?

儿子说法律规定每个人都有被辩护的权利。

主角说是啊,所以那些跨国的大集团公司也一样,也有被辩护的权利啊。

10,诉诸动机+伪两难困境

前妻不允许主角带着儿子去加利福尼亚出差游玩,儿子在家问老妈,你不让我跟爸爸去加州,是不是因为你把你对婚姻失败的挫败感,发泄在我身上?让我成为牺牲品?

我和老爸出去玩,是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也能让我更多的了解老爸。但如果你觉得在我身上发泄你的个人情绪,发泄你婚姻失败的挫折更加重要,我也能理解接受。

诛心言论说出来之后,儿子获准去加州玩。

11,伪道德借口

主角到了加州推动电影里植入香烟广告的项目。他问制片人,你对电影里教唆吸烟这种事会不舒服么,你会不会关心健康议题。

制片人这么说的:

我不是医生,我只是个协调员,我负责把优秀的人和创意整合在一起,至于这其中传递出来的信息,就应该 原汁原味不经删减的呈现出来,观众自己会有自己的独立判断,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我没有资格和权利替他们思考和判断。那样太自大傲慢了。

主角当时震惊了一下,说这个人太厉害了,我能从他那里学到不少。

现实中的例子:

某著名企业家被曝光参拜气功大师,在气功大师被捕后合影成了丑闻,记者问,你为什么这么做。

答:因为我们不至于过分的傲慢认为现在的科学可以解释自然界的一切现象,更不会傲慢的认为我们掌握了一切的真理。对事物保持敬畏,对神秘保持尊敬是我们一贯的态度。

12,马车与金币+诉诸人身+诉诸动机

游乐场主角和儿子辩论哪种冰激凌口味最好吃,是香草还是巧克力,男主选香草,儿子选巧克力。儿子说巧克力最好,主角说你的意思就是说你只需要巧克力是吧?儿子说是的。

主角立刻说,那你只想着自己的需求,从不在乎别人的需求——诉诸人身

你就是想独裁,想替别人做决定,干涉别人的自由——诉诸动机

我就喜欢香草,这是我的自由,自由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最美妙的东西——马车与金币

13,攻击对方,而非证明自己正确

男主讲完,儿子问你并没有证明香草口味是最好吃的啊。

男主说我不需要证明,我只需要证明你是错的,观众自然就会觉得我是对的了。

14,不要说服对方,而是说服裁判和观众

儿子说我不服, 你没有说服我。

男主说这不重要,如果你是我的对手,不管我多正确,技巧多高超,你永远也不可能被我说服,现实中的吵架也是,你永远不可能说服对方。

对方是否认同根本不重要,也毫无意义。

重要的是听众对我们的态度,听众支持哪一方。

15,伪两难谬误+道德绑架

男主带着一箱钱去说服牛仔不要曝光公司丑闻,牛仔不收贿赂,男主把钱全部倒在地上,说这些钱不是用来贿赂你的,而是送给你的,但是你必须把这些钱捐掉,才能维护你的正义形象。

如果你的钱不捐,又说我们坏话,想想外界会怎么评价你?

但是你收了钱,全部捐了,名声大躁,人人都夸你是圣人,无法被烟草公司收买,这时候你再说我们坏话,大家才信。

否则大家只会瞧不起你人品。

牛仔面对这种两难和道德绑架,屈服了,同意收了钱闭嘴。

16, 人身攻击,而不是解释问题

和议员连线上节目,议员上来就说你们烟草公司都是伪君子,声称抽烟对人体无害。

主持人说抽烟真的无害吗?

男主说,议员怎么有脸说我们伪善伪君子?他先是呼吁要烧光所有的烟草农田, 然后又坐着私人飞机去参加活动,呼吁大家要关注凄惨的农民和民生情况, 你自己想要烧了农民的烟田,又呼吁大家关注农民的凄惨,到底是谁伪善?

议员哑口无言。

不要解释问题,而是人身攻击。

17,论据不重要,论点和包装最重要

儿子小学作业写演讲稿,说是为什么美国政府是全世界最好的政府,男主教儿子不要认真写,而是胡说八道,只要用点新词包装一下就行。

儿子写了很多糟糕的论据,比如资本主义,自由市场,关税减免,转移产业到第三世界,盈利或者说对世界的剥削第一。

但是他说了这些废话之后,用了两个很好的词来包装:

美国政府做了这么多事情,说明我们国家里,passion无处不在。

人人充满热情的社会,还有另一个词:love

所以残酷事实不重要,重要的只要用美好的词汇包装,人们就喜欢这种。

18,诉诸弱势

男主被绑架了,贴满了尼古丁片,差点死了。醒来后接受了大量的采访,把自己描绘成受害者,就连老板都夸,现在我们烟草公司居然是受害者,几十年以来破天荒头一次,公众对我们烟草公司居然报以同情,我们得抓住机会,把所有的节目都上一遍。

20,诉诸道德+混淆视听+人身攻击

色诱被曝光后,男主很快就召开记者招待会道歉了,但他道歉的重点却不是自己工作用了多少肮脏的技巧,贿赂对方,让好莱坞植入香烟广告等等。

他道歉的重点只有一个:我不该和女记者上床。

因为我和女记者上床了,导致我的很多机密泄漏了,连累我的同事,公司,朋友,显得我非常没义气,不专业。

女记者听到这个话整个人都傻了,惊呆了,现在全DC的所有人都知道她是一个为了拿到信息不择手段,下场色诱的人,而且也知道她的报道是通过色诱这种不正当手段拿到的,对她整个人都充满厌恶,可信度大大降低。 男主靠这个翻身了。

21,不当类比+利益攻击

男主最后参加了听证会,决定是不是真的要在香烟盒上印骷髅头,男主说如果因为香烟有害健康就应该印骷髅头,那么飞机,汽车都应该印,每年死于车祸的人不比香烟少,而且每年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比香烟多多了,都是因为饱和脂肪胆固醇导致的,那我们第一时间应该封禁芝士,也就是议员的出身地费蒙特州的特产,为什么不在费蒙特芝士上印骷髅头?

22,马车与金币

议员问那孩子们呢,警告孩子们还不行?男主说警告孩子和图片无关,和教育有关,要家长和老师教育啊,老师家长不教育,印骷髅头也没用。最重要的是个人选择的自由啊。 议员问,那你亲生儿子呢,他要吸烟你会愿意么? 他说等他满18岁了想抽烟,我会亲自给他买一包。 但是说完这句话男主就意识到不妥,显然是在说假话,于是他快速的离职了,不干了,不再为烟草业打工了。

23,诉诸科学+片面真相

以科学的证据来说服人最有用,告诉你真相,但不是全部的真相。 最后男主做了高科技公司的说客,用手机可能导致脑癌,于是他教手机公司的高管们练习这句话: 虽然我们正在持续关注这个问题,但目前没有直接的科学证据显示,使用手机会导致脑瘤。 完毕。 这个片可以和《斯隆女士》放在一起看,都是讲的说客职业生涯,而且都有类似情节,斯隆女士重点在于禁枪,本来推进比较顺利,突然有一则新闻,一个劫匪路边抢劫还是怎么的,被另一名勇士给拿枪击毙,成了英雄,这起新闻让禁枪完全无法推进,因为公众都坚信持枪可以保护自己——这个和本片中男主被绑架,炒作,诉诸悲惨的思路其实一样,只是这里用的是诉诸不安,煽动焦虑,炒作英雄而已。

此外,本片中出现的诡辩场合,基本分为四种: 1,必须说服对方, 2,无法说服对方,但必须说服听众 3,无需说服对方,没有辩论对手,但必须说服听众 4,无法说服对方,且没有听众,自然也就无法说服听众。

「必须说服对方」的是儿子说服母亲答应他去加州,男主说服牛仔接受贿赂这两个场合。这两个场合用的技巧一致,都是道德绑架+伪两难困境。 由此可见,平时想要操纵一个人,说服一个人,采用道德的确是最好的方法,没有之一。 「无法说服对方,但必须说服听众」的场合有,电视节目,听证会辩论,男主被记者曝光后开的招待会。

这里用的通用技巧都包括: 1,抹黑对方,诉诸动机,诉诸人身,诉诸私德,让对方显得不可信 2,马车与金币,即转移话题,抛出一个无法辩驳的事实,让对手和听众承认,这样大家都认可你。 比如要学会独立思考,最重要的是教育,要给他人自由,采用自由为借口。

「无需说服对方,没有辩论对手,但必须说服听众」,这种就是广告,广告那没别的,就是诉诸名人,让名人带头示范就行。 「无法说服对方,且没有听众,自然也就无法说服听众」,这种场合下诡辩就完全没有用处。 比如: 1,男主被绑架,对方不听他的,口才无用, 2,男主被老板开除,老板不听他的,口才无用, 3,男主被色诱,口才不仅无用,而且害了他。

由此可见,在三种事情面前,口才无用: 1,暴力, 2,权力, 3,性。

在现实世界里也不断上演电影中展现的技巧: 说服他人最好用的永远是道德绑架,家长用孝绑架孩子,老板用敬业负责绑架下属,同事用好人善良绑架不会拒绝的你,老师用考不上大学你的人生会完蛋了的伪两难绑架你,丈夫用贤惠绑架太太,太太用男主外女主内绑架丈夫。 当然,权力面前口才无用,所以孩子无法用别人家的父母来绑架父母,员工无法用别人公司的老板来绑架老板,暴力面前口才也无用,所以妻子无法说服家暴的丈夫。 社会上的名人效应,饭圈文化越发严重,越是现代化,大家对名人的推崇越是深入骨髓。

以及无法说服对方,但必须说服听众的时候,常见的案例: 诉诸动机:吴亦凡案,说都美竹就是想红,就是不怀好意, 诉诸人身:钱枫案中,说女主是外围,就是卖的, 马车与金币:滴滴案中,大谈特谈滴滴解决了多少就业和出行难题,国家如果封了滴滴会带来多少出行不便。

这个片几乎把现实里经常出现的诡辩技巧一网打尽。 唯一的遗憾就是很少出现中国人常用的滑坡谬误,可能是因为太过低级,老外知道现实里出现也不好用吧。

注:滑坡谬误指,夸大事实后果,造成荒谬,以此来驳倒对方,比如: 你不生孩子可以,但如果全国人人都像你这样,国家就完蛋了。 人人都去学做生意,销售,没人做基建了,国家就完蛋了。 公司里每个人都像你这样,公司就完蛋了。

 6 ) 《感谢你抽烟》评论

--即兴评论,欢迎勘误--

主线/辅线

影片剧情并不复杂,基本是线性叙事并且参与方基本可以分为烟草公司方和反烟草人群,说白了,就是一场大辩论。

主线故事是作为烟草公司说客的Nick工作中的一系列故事,辅线是作为父亲的Nick在离婚之后维持与儿子Joey的关系进而开展家庭教育。

一开始主线和辅线互不干涉,工作的归工作,家庭的归家庭。在情节推动下渐渐交织在一起,发展到结局相互产生了推动,Joey一番话激励了Nick重新振作起来,Nick也用自己的“辩论”技巧帮助Joey赢得了奖杯,更深远来说Joey更是找到了人生榜样。

人物

Nick作为唯一的主角,具有说客和父亲这两重身份。

两次因公出差都有儿子陪同,模糊了工作和家庭的边界,直接将工作场景当作了实景教学基地。这种模糊工作与家庭边界的做法,严苛点说是不负责的,首先要指责的就是携款探访罹患肺癌的前广告代言人Lorne的情节中,Nick让儿子暴露在了枪口方向。Lorne是越战老兵,Nick应该不难想到Lorne有枪,而且烟草公司很可能不是第一次试图与他交涉,Nick在不明确对方态度的情况下就不打招呼登门,很难保证对方不会做出过激反应。假如同样的事情发生在现实也许这就是一起枪击伤人甚至致死的案件,剧本我都写好了:Joey从副驾驶位置突然冲出来,吓到了紧张过度的Lorne,后者下意识地扣了扳机,遂酿成悲剧。

如果说边界感模糊这个人物缺点,被影片剧情的快节奏推进和主角Nick的巧舌如簧掩盖了的话,那另一个缺点则是对人物合理性造成了更大的破坏。女记者Heather的出场是带着光环的,在DOM三人组先前的闲谈中,观众已经对这位女记者有了初步印象,尤其是军火商说客Bobby反复强调"Amazing Tits"和记者身份之间的关系,已经几乎明示了这位记者可能会采取突破道德底线的采编手段。然而即便如此Nick还是非常顺畅地滑入了这位——假如在黑色电影中毫无疑问是标准蛇蝎美人的——女记者怀中。Nick在他与Heather的“若干夜情”中坦露心声无所不谈,基本上等同于把剧本交出去了,后者对这些猛料自然是照单全收,之后一篇特稿通通抖搂出来。这件事也成为了Nick在片中遭遇的最大的一次挫折,其实对于此事编剧借Joey之口尝试找补了一下,称其爆料行为是“信赖危机(dependency issue)”造成的。然而这样的解释并不能让人满意。首先作为说客,嘴上把关不牢是大忌,他摸爬滚打这么多年,竟然就这样毫无预兆地倒在了石榴裙下,实在是说服力不足;其次Heather出场前,密友Bobby才刚提醒过他,警惕女记者打色诱牌,居然扭头就忘了,叛逆期到了是吧;最后,以Nick的财力地位样貌身材,日常接触到的有魅力的女性绝对不少,尽管影片没提及,但显然也没有相关线索可以否定这一点,假如必须用所谓“信赖危机”解释的话,为什么偏偏挑了一个最危险(指容易被其利用)的人作为宣泄出口呢?

最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一个这么容易就被色诱泄密的说客,居然轻松地东山再起自己开了公关公司?诚然他在听证会上机敏地回答了所有问题,体现了极强的业务能力,但是仍无法解释泄密问题,难道客户不会担心这一点吗?如果有合理的解释我非常乐意听一听。

其他角色都是工具人,而且写得并不好。儿子出场时无来由地质疑父亲“别毁了我的童年”生怕Nick在分享会上一番演讲会败坏自己形象,然而到了影片后半段Nick被重挫丢了工作一败涂地,母亲却带着儿子来称“他仍视你为神”,如果父子共度几个周末就能令儿子态度改变如此大,那之前怎么沦落到被儿子嫌弃质疑的地步的?

表演

Nick的表演难度不大,角色大部分时候只需要呈现一种机敏善辩的状态就足够,最难的应属听证会最后一答,回应参议员F质问“你会如何对待你的儿子,当他18岁时?(指是否会给儿子香烟)”这个镜头中Eckhart的表演将作为父亲的犹豫和作为说客的狡黠连接在一起,几秒之间神色的变化恰到好处。

Joey的表演非常糟糕,作为一个重要配角,台词如念经,出差加州之前的那一段,儿子首次效仿父亲用“辩论”为自己争取出行的机会,几句台词重音断句零散不堪,任何一个母亲听到了只会觉得是父亲教他背的,毫无说服力可言,然而剧情居然就被这样一段糟糕的台词演绎推进了;后来Nick消沉在家emo,儿子前去劝慰的那一段也很糟,最简单的例子是儿子的最后一句"He's not my dad, you are."这句的重心就是"dad"一词,这个"dad"明显应该语气上扬,而Bright却念得很低沉,导致重心变成了"He",这合理吗?

视角

剧情节奏把控流畅有序,得益于作为一个“大主角”剧本,视角一致性保持得很好。

观众跟随Nick的视角有条不紊地推进,在工作和家庭两个场景之间来回切换,中间偶尔用酒馆聚会作为衔接,视角统一性仅在两次参议员Finistirre(F)与副官Ron在办公室内对话的场景打破,其他部分Nick总是在场景中,如果不是已经在画框内的话,又或者是作为旁白叙述引入别的信息。

 短评

后面孩子那段好,jason retman才29岁么真棒

6分钟前
  • 徐嘻
  • 推荐

很睿智的片子

10分钟前
  • 米粒
  • 推荐

非常好。

14分钟前
  • 卡卡
  • 推荐

8/10。语言运用爽炸天啊,看来辩论这行当还得知识储备无比丰富。用“坏人”作为视角不仅预防了政治正确题材可能带来的说教过浓,而且犀利的吐嘈下居然蕴含着在儿子面前树立父亲榜样的满满正能量,真是神奇。

19分钟前
  • 火娃
  • 推荐

good movie

20分钟前
  • 毛利
  • 还行

昨儿突然想看贾森·雷特曼,于是从第一部刷起没想到起点这么高,举重若轻间反思的深刻程度不亚于[Wag the dog],做成喜剧搞得妙趣横生。雷特曼剧作里最后的转折总是那么有趣。

21分钟前
  • 胤祥
  • 推荐

诡辩的讽刺电影

25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想问一下那个女记者她有没有一个妹妹叫玛吉吉伦哈尔?太像了吧!

28分钟前
  • 黄悦_
  • 还行

艾伦演那种侃侃而谈疯话正冒的坏人鸟绝了,浮夸代言人

31分钟前
  • 城南草木生
  • 还行

话多的人,很可能因为在智力和幽默感上都过分自信而丧失创见。这部电影也是如此。

33分钟前
  • 57
  • 还行

喜欢这类处处抖机灵的类型小品,这几年好莱坞也出了很多不过的小成本类型片,不过Juno和Up into the Air的导演应该可以好好开发他隶属的这个类型吧。

34分钟前
  • 伯樵·阿苏勒
  • 推荐

我知道抽烟不对,但那是我的工作,没能劝服你抽烟才是我不对。

36分钟前
  • 齊克斯尼力佐飛
  • 推荐

片中小孩有这么样一个爹也太酷了。

40分钟前
  • grqx
  • 推荐

最牛逼的人还是靠嘴工作的

43分钟前
  • 嘉得乐
  • 力荐

逻辑缜密,剧本扎实,讽刺一流,「我不需要证明我是对的,只需证明你是错的」。经典的诡辩电影,借香烟与健康来探讨自由与道德。有趣的是,本片虽然题材是香烟,但影片竟没有一个抽烟的镜头。 @2017-08-25 00:44:38

44分钟前
  • 天马星
  • 推荐

“我认定当我在你体内时说的话是隐秘的。”

46分钟前
  • 米姐起飞
  • 力荐

好像“说客”比“代言人”更准确吧?

49分钟前
  • 卷心笋
  • 推荐

烟标片头做的很赞

52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力荐

细节精彩 整体SOSO

57分钟前
  • 周鱼
  • 推荐

即使你做着全世界都反对的事情,也要坚持你的立场并为之努力。

58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