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得水

HD中字

主演:任素汐,大力,刘帅良,裴魁山,阿如那

类型:电影地区:大陆语言:国语年份:2016

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量子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优质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红牛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驴得水 剧照 NO.1驴得水 剧照 NO.2驴得水 剧照 NO.3驴得水 剧照 NO.4驴得水 剧照 NO.5驴得水 剧照 NO.6驴得水 剧照 NO.13驴得水 剧照 NO.14驴得水 剧照 NO.15驴得水 剧照 NO.16驴得水 剧照 NO.17驴得水 剧照 NO.18驴得水 剧照 NO.19驴得水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驴得水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一群“品行不端”却怀揣教育梦想的大学教师,从大城市来到偏远乡村开办了一所小学校。学校待遇惨淡、生活艰苦,但老师们都自得其乐,每天嘻嘻哈哈打成一片。然而教育部特派员要来突击检查的消息打破了安宁,因为学校有一位“驴得水老师”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就在所有人都担心丑事即将败露的时候,一个神奇天才的出现拯救了大家,然而谁能料到真正的麻烦才刚刚开始……扭计杂牌军这有外星人仇中仇美眉校探第一季我会回来过圣诞(国语版)逃出生天粤语辣椒和盐你的女人国语雏菊1966杀很大派克式左轮花瓣舞狐仙魅力非洲3D莱姆症的秘密站着睡觉的树禁忌爱人南国医恋第一季城市猎人(原声版)飞毛腿晚餐游戏逝者之证第一季大上海2012学校2 1996还魂1存身2011玄奘袈裟疯魔鲁智深恐怖理发店达伦·布朗:牺牲所以没能杀掉百万将士红蜘蛛2贾姆塔拉:骗你没商量第二季宝贝儿2018诈骗大师魂断钓鱼城相约2000年追忆迷局(粤语版)变身

 长篇影评

 1 ) 这样也能过审?~

观影之前就听说这是一部解读性很强的片子,
看完发现果不其然,仁者见仁。

先说缺点吧,
首先话剧腔过浓,所有人念台词用力过度,再加上个别场景自带回音效果(音响问题?)更是让开头十多分钟才入场的我一脸懵逼以为错进剧场。不过这片子原本就是话剧演过来的,这点“特色”倒也意料之中;
其次煽情刻意,不够自然,尤其是最后的合照镜头伴随着音乐一再出现强制煽情。其实这部片子的内涵已经泪点满满,这时候再煽,未免画蛇添足,过犹不及;
最后就是一点不算瑕疵的瑕疵,那就是结局处理,“延安”啦,“受调查”啦,这个我们都懂的。

但是瑕不掩瑜,
即便如此,这片子能过审我还是蛮意外的,
如果说今年国产电影中《火锅英雄》算是戴着镣铐跳舞的典范,那么《驴得水》简直就是赤裸裸的在刀尖上舞蹈。
与其说荒诞,倒不如说是血淋淋的现实主义。

随便抽几句台词:
特派员在饭桌上一一数落各人的前科:“知识分子有脾气,我可以接受,但你们都有污点!”
以及最后校长的叹息:“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
然后导演告诉我们孙佳的角色定位就是点题:“过去的如果都让它就这么过去,未来只会越来越糟”

再看片中发生冲突的各方角色:
分别是政治决策者——特派员;
军队强权——持枪的卫队长;
知识分子——校长及一干教师;
底层民众——小铜匠及其妻子。

最后是关于片中主要人物的变化:
追求梦想的魁山眼中充满了现世利益,却仍然要在道德的制高点出口成脏,用最野蛮下流的语言把一曼搞脏搞臭;
追求自由的一曼在经过别人的批判和侮辱后精神恍惚,最后自杀;
充满正义感的铁男畏惧强权“假装”屈服,磕头如捣蒜,幼稚地以为这样就可以翻身自主,却没能换来别人的哪怕一个正眼。

这都是谁呢?
同学,如果你是学文史的,一定知道周扬吧?
就算你不是学文史的,也得知道老舍吧?
万一你是学物理的还可能知道束星北吧?

当然影片的主角不只这三个人,还有千千万万个人,千千万万个哭喊着的灵魂,千千万万声震彻夜空的枪响。

网易云音乐上,任素汐唱的电影主题曲《我要你》有这么一条评论:
“一声枪响 四套漂亮的新校服 这个女人最终选择沉睡在自己的梦里 永远 永远也不要再醒来了 梦里大家穿着新校服起舞 拍照 只有欢声笑语 没有冷酷丑陋的现实 编剧一次又一次的摧毁人心中的那点梦幻 什么理想主义 什么英雄主义 什么浪漫主义 什么知识分子的脾气 最终都败给了现实和强权”

你想到的是什么?
对我说的就是它。

其实把相同的故事换个年代,换个场景创作出来是编剧和作家的拿手好戏,各种例子不胜枚举
美国人到来之后人物冲突升级,教室里的那场戏简直完美再现了当代社会矛盾,编剧把各个不同阶层的代表人物面貌刻画得入木三分
把那个时代的碰撞、可悲和湮灭几乎都毫无遗漏地交代到了:
知识分子之间的相互指责和保护、校长为了个人集体目标的委曲求全、特派员为了掌控局面的利用与恐吓、以及象征权力的、让人心惊胆寒的枪声。

不过除此之外《驴得水》更难能可贵的是还提出了现世的问题。
在我看来,片中最值得玩味的人物是小铜匠,他是一个再真实不过的角色,从只求钱财死不拍照的愚昧到摆弄茶具玩弄权利时的精明;从被妻子喝来唤去打不还手的软弱到拼命抗争追求自由时的执着;从临别赠发时踏歌送行的淳朴到一曼被羞辱时咬牙切齿拍手叫好的凶恶……
我们身边没有这么多无私的校长,自由的一曼和正义感爆棚的铁男,
我们身边,我们自己,更多的是正在成长的小铜匠。
教育给了我们知识、人格,也因此应运而生了很多其他东西。

当然,你完全不懂我在说些什么也没关系,
其实我什么也都没说,
因为我在电影结束的时候,还清楚听到座位后面有人说“那女的为什么自杀?估计是不知道枪口在哪,不小心开枪把自己打死了”

 2 ) 讲道理,《驴得水》真不是什么好电影

【一】

“《驴得水》是今年最佳国产影片。”恩,这是我今年听过最好笑的笑话。类似这样的追捧已经多到令人肉麻的程度,感觉有必要出来唠唠,因为它真没你们说的那么好。

不可否认,这部电影的立意确实犀利。全片火力全开,对知识分子加以无情的讽刺与鞭挞:先是空饷的利诱,继而是官威的压迫、再是枪声的震慑。让他们的丑态一览无余。随着故事的推进,强权体制和异化环境将电影里每个人所珍视的东西诸如尊严、美、理想和勇气一一剥夺和摧毁……

这显然是很多人追捧《驴得水》的原因。然而这样一部看上去“言之有物”的电影,表达的方式堪称灾难,追求“物”的企图心也过于明显。

说它表达失范倒不是嫌弃它满是话剧腔不够“电影”,我对电影本体性没有过于执着的追求。电影剧作结构本身就戏剧式、小说式、散文式结构之分,可见其对于姊妹艺术的借重。很多带有明显戏剧风格的电影也不乏成功之作,像《十二怒汉》和《杀戮之神》皆在此列。

《驴得水》的致命伤不在其电影改编的缺陷,而在于它违背了艺术创作需要提纯和过滤的基本规律,与其说它是一部电影,不如说是一场粗暴的人性丑恶实验与展览,极易引起观众的生理不适。

欣赏这部电影尤其是后半段的观感,就好像有个人在摁住你的头,让你不容拒绝地细看人性的种种丑恶,还不无得意地问你:“我是不是很深刻?”这种拿“深刻”当大旗,堂而皇之地冒犯观众的做法,也能博得满堂彩。只能说明我们对于电影“深刻”的需求已经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

【二】

创作者对于“深度”的刻意追求,集中地体现在剧作风格的突然转向上。上半场还是一出讽刺喜剧,下半场就成了人间悲剧。有评论为这种“不按常理出牌”鼓掌叫好,殊不知影片前后风格的分裂即削弱了喜剧讽刺的力度,又减轻了悲剧结局的分量。

忽视故事的整体建构和人物内在的运行逻辑,沉溺在架空的时空背景中玩弄概念和符号,其结果就是那一声枪响——拼了命地想制造意味深长,却掩盖不住的刻意空洞。如果说《狩猎》结尾的“回马枪”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驴得水》里的枪响则刚好相反是“意料之中,情理之外”;两相对比、高下立见。

“喜剧可以分很多种,有的是人物言行可笑,有的是事情可笑,有的是这事情背后的逻辑和道理可笑。”冯小刚曾经表达过类似的意思。《驴得水》的笑点在表层是一些无足可观的“荤段子”,这在段子手辈出的年代实在不算新鲜。

“为了圆一个谎去撒更多的慌”本是一个百试不爽的经典喜剧情境,可惜本片未能一以贯之。尤其是人物撒谎的动机经不起推敲,像张一曼后半段尽管备受凌辱,依然隐忍放弃反抗的人设基础就很不牢靠。明显是为了荒诞而荒诞,为了批判而批判。

【三】

《驴得水》谈不上是一出好喜剧,更不会是一出好悲剧。

仍以博得了许多观众同情和泪水的张一曼为例,很显然她在这部电影里的悲剧色彩最为浓重。毕竟影片前半段小丑式的群设到后面男人全部开了挂似的黑化,就她一个陡然升华成了受苦受难的圣母。这种在生活上放荡不羁,心灵特别纯洁美好的反差人设本身就自带强烈戏剧冲突,所以也尤其容易出彩。

可只要稍加审视就会发现,我们对于张一曼的同情,更多的是出于对她苦难遭遇的恐惧。那些彻底丑化的男性角色,那些用特写镜头反复强调放大的受辱镜头。真正的怜悯,是你愿意走近剧中角色,和她一同承担、一起面对。可《驴得水》的类文革式图景只想让人逃避。

高明的悲剧往往是悲戚和愉快的结合。《驴得水》只是让人难受,并不能给观众提供情绪的净化和随之而来的快感。这种“快感”并不是以别人的痛苦为乐,而是朱光潜先生所强调的悲剧要和观众保持一种“距离感”。《驴得水》自以为高明的打消了这种距离,专心致志的给观众喂食“暴行”。

从这儿岔开一句,我国的分级制度真的要尽快提上日程了。这样一部满是粗口、荤段子和施虐场景的电影,好多小朋友被带进来当合家欢喜剧看。这比电影里所呈现的灾难要严重的多。我也强烈怀疑大部分就是想来看个乐的观众家长,能予以孩子们多么正确的指导。

【四】

最后,我真的不太理解,为什么很多人这么喜欢张一曼这个角色。也许是因为其他角色都太不讨喜了吧,校长女儿又没什么存在感,她就成了唯一的寄托与出口。可事实上,这个角色前半段不过是个任性幼稚的女文青,后半段则沦为了任人宰割的羔羊。

希望这个描述不会引起部分读者的误会,因为这绝非我的主观评判,而是这部电影的真实呈现。从铜匠回来“反杀”开始,在创作者设定的悲惨命运面前,张一曼基本丧失了个人意志,由疯到死,不过是走完固定流程而已。

“睡服”是本片的一个亮点,也是很多人喜欢张一曼的原因。但一些评论因此扯到女权主义上去,实在让人啼笑皆非。

先搞清两个基本事实:第一、张一曼“睡服”铜匠主要是她本来就有“性”趣,帮着学校继续吃空饷是顺把手的事情,否则剧作上难以逻辑自洽。第二、张一曼最后受到侮辱直接原因是铜匠打击报复,但她如果不想继续把慌圆下去,这个报复不能成立。

编导“憋坏”的地方就在于把原本两件事混成了一件事。张一曼因为这件事上的小过失,受到了另一件事上的大惩罚。也是说张一曼绝非罪有应得,但她一定程度上又是咎由自取。不得不承认,这个情节设计很有意思,是我唯一肯定这部电影的地方。

【五】

由着自己的性子,想睡谁就睡谁。不考虑“灵欲难分”的人类终极矛盾。睡完面有遗憾略带深情的说句“对不起”,这要是换成男的,就是标准的“渣男”判定。其实,人无所不在枷锁之中,哪里又会有绝对的自由呢?性也是一样,这是张一曼幼稚的地方。

言谈间当众反复暗示调侃和自己约过炮的男同事“硬不起来”,行为上借着给刚“上岗”的男同事培训的机会,上下其手。这要是换成男的,百分之百构成性骚扰。这是张一曼任性的地方。

所以那些觉得张一曼高扬了女权主义大旗的人们真的省省吧。送你们一句话:不含任何自省精神的女权主义,都是伪女权主义,不过是另一个极端的男权或者说特权主义罢了。

 3 ) 驴得水:超验的中国 ——一个百年来的“中国式故事”模型

电影的时间背景虽然设置在民国,但是它讲述的是一个中国的故事,时时、刻刻、处处仍然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拍摄是非常话剧式的手法,简单固定的场景,冲突的集中爆发。但是电影的细腻和更丰富的展示空间,使片子里多了很多值得回味的细节,制作者在这些地方的“别有用心”,恰恰透露出了创作的本意。或者说,为影片留出了更丰富的阐释空间。

一、“当代武训”
电影中一面黑色的“当代武训”的锦旗很有趣。为了引起注意,电影特意让一曼提醒校长锦旗太小而且多余,反而映衬了教室的空旷。校长没有理会。
首先,武训是近现代教育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毁家纾业,乞讨办学。想必这也正是校长一直以来的榜样。悬挂锦旗,与其说是为了装点门面,不如说是对自己努力的自豪,与武训一样,他也依靠并不光明正大的手段支持教育,正如乞讨一般,不顾尊严、忍辱负重。这面锦旗是他的自我抒发和表达,代表了他行事的原因和原则。其实整部电影都是校长在“乞讨”的故事。本是大学老师,却心怀理想,投身基层,为了事业继续,不惜牺牲自己、身边人、乃至女儿。终于到了连女儿也不能保全的时候,他或许才真正领悟到乞讨的代价吧。
可是满屋子的装饰都用红色,连校服也是红色,为何一面锦旗却偏偏使用黑色,而且刻意被制作得过于小,使空白显示得更加空旷呢?因为这正是武训和为数不多的中国教育者、理想者的命运。这旗子仿佛是一句黑色幽默的嘲讽——“当代武训”根本不存在,名与实在这里荒谬地断裂了,锦旗只是一座空旷的纪念碑,里面却没有相称的墓主。黑色像一曲挽歌,在所有可触可感可见的“红色”(校服、桌椅等)中,分外扎眼地揭示出闹剧背后虚幻的本质。喜庆热烈的红色,不管在此处是否蕴含了政治隐喻,在这里都作为幻梦的表象。这空幻的理想,在象征现实的土黄色的窑洞的墙上,显得太过渺小孤单——而现代基层教育的土墙上,除了孤单的清末的武训,还有能与之相称的人吗?

此外,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下,武训还有更丰富的意味。电影《武训传》的拍摄从民国一直延伸至红色中国,对电影朝令夕改的态度也影响到一批人一生的命运。总之,对武训的批判和打压,延续了几十年。这场疯狂可笑的闹剧是当代中国的一个缩影。在孙校长悬挂此旗的几十年后,他不会想到,那时候连悬挂这样一面小小的锦旗也会招致大祸。(而那正是包括女儿和大哥在内的人所创造的理想时代。)这黑色正像孤单冷傲的碑铭,嘲讽着教育的、和人生的困窘。

可是,如果没有这次审查,如果资金充裕,或者如果他们伪装得更好,这“当代武训”的梦想会成功吗?仍然不会。
且看各位自诩“农民教育家”的知识分子,在片中唯一“教育”过的一个农民,恰恰给其教育带来了灭顶之灾。这恐怕不仅是官僚的问题、人性的丑陋可以解释的,其宏大理想下教育理念的天然残缺,早已注定了这理想的不堪一击——铜匠的恶毒,铁男的刚愎和软弱,无不是这位老校长教育失败的显示。农民和农村的病,其实不是添加“几副教具”能够解决的。学校门口墙上的“学做人”三个字,正是孙校长教育的软肋。
当然,尝试深入农村的做法,仍然是可贵的,这与科举制废除后,私塾教育的抽离带来的底层教育乃至民间精神的真空有关。
中国农村的问题,今天仍然没有解决。农村社会结构的改造与重建,绝不是建立几所村镇小学、几个卫生所、几个支部就能解决。正如梁漱溟的乡村改革所昭示的,在宗族制度失效后的农村,这始终是一个艰难而值得关注的命题。


二、两个女人的离开:一声枪响与一地彩球

电影以男人们回复从前的生活状态,和两个女人的离开为结局。两个女人同样热爱自由,是片中最不能被改变的力量,也是电影中唯二被改变的。她们恰好代表了两种自由的可能性:一个在此毁灭,一个无奈出走。而她们的离开,似乎没有产生对以男性为代表的固有生活模式的任何改变。
毁灭的被牺牲,出走的被遗忘。

如果借用高票影评中@birds的观点,把女性视为“水”(我觉得这个解读很聪明),那么她们的离开就是“水”的流失。万物得水而活,没有活水的学校也就成为了没有生命力的所在,高原上只剩下黄土窑洞、和这些“土作的”男人们,自我阉割后,或许再没有什么能洗刷他们心灵的灰尘了。
开篇一直强调此地水的珍贵与稀少,他们为了宝贵的水甚至可以牺牲驴棚。可是在给铜匠洗澡的时候,这纯洁宝贵的水却被肆意挥霍浪费。这是悲剧的开始,在欢声中启幕——铜匠的舒爽,伴随着张一曼和裴魁山情欲的骚动,伴随着老校长的疲惫和焦渴,伴随着铁男因溅出的洗澡水而泛起的恶心。所有人物未来的命运和感受,在这一场戏中已经昭示。
而最后,取水的驴被杀死了,两汪清泉,一个枯竭,一个流走。没有水的高原上,生命将何以滋养、生长?抽去了精神内核的办学理想,还是理想吗?这样的老师教出的学生,会不会只是下一个会说英语的“铜匠”?

(一)一声枪响
如果没有结尾张一曼的一声枪响,一切好像都不过是一场恐怖的梦境,喧哗后恢复平常——铁男头上的白布、魁山的貂皮大衣、校长臂上的黑纱,都没有了,和开头一样在开会,甚至让人恍然觉得这一切只是一场幻梦。可是一声锐利的枪响提醒观看者们,一切都不再一样了,虽然那隐藏着的人心的变动,正如一曼的死亡现场一样,没有直接呈现。

(二)一地彩球
片尾从箱子里掉落的彩球,就是每个人失落了的绚烂的梦。“美国带回来的”彩球曾是一个没有恶意、甚至有点温馨的谎言、一个遥远的梦,串联起一对质朴的青年人的心。而箱子打开的一瞬间,就像潘多拉的魔盒开启,曾经的谎言和美梦被瞬间击碎;那唯一珍贵的红色小球,就像人心,曾经珍贵,如今廉价,散落一地。
那小球依然跳动,就像理想和人性本身,永远鲜活,只是有些人再没机会握住他们了。曾经的铁男拥有满箱的宝藏,拥有跳动的澎湃的激情,而如今只是一个失去弹性的土球而已。
那所赠予的再不能为他所有,那失落的也再不能给她希望。希望正是潘多拉宝盒中最后的一件东西,彩球是否全部掉落不得而知,佳佳的希望是否随这一切被带出和消耗也不得而知。佳佳的出走,不过是给这出悲剧一点彩色,一个寄托。而她之所以保持纯洁,不是因为她心怀延安,不是因为有知识,甚至不是因为她“坚强”。而是因为在父亲和爱人的庇护下,没经历过被捆绑灭口的威胁、没体验过子弹划过面颊的恐惧。
这一切共时的场景,其实揭示了历时的过程:今日的佳佳,不正是曾经的众人?如果在现实的重压下,铁男成为了懦弱的魁山,尚存理想的魁山终于变成贪婪的特派员,原本质朴的铜匠变成卑鄙的吕德水,那么佳佳成为被逼疯癫的一曼还会远吗?
关于这一点,朱光潜先生在名为《一番语重心长的话——给现代中国青年》的文章中,曾敏锐地指出这一点,十分精辟,这里引一小段他的论述:

“青年们常欢喜把社会一切毛病归咎于站在台上的人们,其实在台上的人们也还是受过同样的教育,经过同样的青年阶段,他们也曾同样地埋怨过前一辈子人。由此类推,到我们这一辈子青年们上台时,很可能地仍为下一辈子青年们不满。今日有理想的青年到明日往往变成屈服于事实而抛弃理想的堕落者。章宗祥领导过留日青年,打过媚敌辱国的蔡钧,而这位章宗祥后来做了外交部长,签订了二十一条卖国条约。汪精卫投过炸弹,坐过牢,做过几十年的革命工作,而这位汪精卫现在做了敌人的傀儡,汉奸的领袖。
许多青年们虽然没有走到这个极端,但投身社会之后,投降于恶势力的实比比皆是。这是一个很可伤心的现象。”(朱光潜著,《谈美·谈修养》,群言出版社,2014.10,第110页)

(可惜在我看来,朱先生在此文中仍未给出一个十分清晰可行的操作办法来。解决之道,或在我辈?)

漫山跃动的彩球真是绚丽,对比之下,人类社会是多么荒凉惨白。

三、超验的中国
婚礼闹剧的最后,老外说了句 “Incredible China”(不可思议的中国),镜头一转,就是移出庙外的雨神,拿着条鱼,一脸惊讶,特别应景。
晚清以来,整个中国的近代史,都有这种乍看下不合逻辑、很难用现代思维理解的发展路数。这是中国始终存在的非常有“神性”特点的一面。
而这种超验化的近现代史,在几十年后的红色中国更进一步。今日我们正在经历的一切,又有多少经得起理性质问。

四、结语
至于铜匠的残忍,我只能说,一、教育不仅是知识的教授,牲口不会因为获得知识而成为“人”。二、有时候底层者的所谓本分,不是因为他们质朴善良,只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机会作恶而已。

所以,到底是什么维护着理想?是一腔热血?是共同的恐惧?还是共同的利益?
那些最热烈的理想,是不是也就因此最容易消退?不论出走何方,佳佳幼稚的羽翼在离开庇护后又能舒展多久?她会变成未来的铁男、一曼、还是自己的父亲?除此之外的道路又在哪呢?一句“延安”,只是一个搪塞的借口,问题的实质在任何地方都不曾改变。别忘了,延安的人,可一点也不喜欢武训。

 4 ) 故事有意义,但电影不该这么拍。

之前看了一篇文章,《驴得水不是什么好电影,张一曼也不是女权主义》,是从文本层面分析影片,基本观点认同。尤其是对于“恶”的展现毫无“克制”和“净化”的观点,可以说很准确的找到了描述的语言。

从电影的基本属性而言,也存在很多问题。
可以说是不及格的。

首先是声音的处理,在影院的体验可称灾难。单薄的环境音完全无法体现故事所发生的真实环境,几乎每一场戏都只有清晰的台词独自承担影片所有信息量——这也是被诟病“舞台感”的一个重要原因。(“舞台感”本是个中性词,在这里真的是贬义。)另外,在烘托情绪方面,本来大有可为的声音也几乎缺位。举一个例子,张一曼第一次送别铜匠,交换“信物”转身离开,铜匠在她身后唱起蒙语歌谣一段,镜头的运用显然是想由客观过渡到主观,借歌声表达情绪兼具转场——这是最基本的视听语言技巧,但是歌声的处理几乎平白,没有任何进入主观音乐的升华处理,可以说完全失败。当然,也许有人会反驳就想要朴实的歌声,可拜托在我亲耳听过的蒙族朋友的现场歌声中,任何一个都比这个声音富有感染力。
朴实不是无聊,干净也不是单薄!想想电影《地心引力》发生在外太空总够“空空如也”了吧?也不能把所有的环境音抹去这么粗暴。
声音的问题绝不是声音部门的问题,当导演在混录棚里听到影片最终的结果的时候,你的决定就等于你的能力。

再回到表演上来,这个肯定是主创尤其是导演和演员最自信的部分了吧?确实,以舞台喜剧而言,自己没什么发言权,但是这部电影却深深令我体会到“舞台逻辑”与“电影逻辑”之间的巨大差别。可以说,本片可作为一部非常丰富的反面典型,值得编入专业影视院校的教材。
也仅举一例,发生在张一曼被剪头发一场。校长给一曼剪发,裴魁山低头坐在前面,背对着他俩。当一段张一曼双眼叠化的回忆场景结束(这一段也很莫名,咱不提),裴魁山站起转身,喊着“校长!一曼!”然后看到一曼已经面目全非,露出一脸惊愕。
粗看没有任何问题,但是观感是节奏错误。从剪辑的角度,只要砍掉裴魁山的两句台词,就对了。这就是”舞台逻辑“!在舞台上,前景的演员回头,看向后景的演员,“校长、一曼”向观众传达的意思是“看到”,而在电影中不需要,一个简单的正面近景——甚至只需要一个关系镜头就能解决,就能表达“看到”。在这里,剪辑犯了最基本的错误,但锅不该他来背。

延续“逻辑”这个概念,分析剧情上的某些安排。 场景,是电影在创作层面的重要单位,在戏剧中同样重要但处理的方式有很大的区别。奇怪的是,场景本来就从戏剧中来,但在电影中得到更自由的发挥。而在一个场景中所包含的元素也是影片提供信息的重要手段,空间的面积、色调、陈设,光线进入的角度、甚至视点的位置及观察的方向都必须经过考虑。场景,绝不仅仅是一个演员用来说话的地方——而本片则恰恰违背。
舞台电影化极端的例子,如拉斯冯特里尔的美国三部曲之《狗镇》,整个城镇都被严格布局,出入的通道及钟楼的位置都非常清晰,形式上更抽离,但感受上却更真实。
反观《驴》片,看到最后也没有对这所小学的环境布局有明确的认知——也许是因为我才看了一遍,很想看看本片的美术设计图是真的。然后,我有一个问题,影片后半部校长被捆住扔在一个山洞里——这个山洞真的太敷衍了,与张一曼的屋子是什么位置关系?和整个学校是什么位置关系?为什么他的挣扎声只有一曼能听到?
在舞台上,或许是没人追究的,但电影不行,我不行。
再举一例,说明电影场景的概念不仅仅是指空间。《驴》片中间一场戏,第一次忽悠特派员成功,学校如愿获得“捐助”,周铁男点亮了校园操场上所有灯光,一时间亮如舞厅,校长、一曼、铁男、佳佳四人怀着愉快的心情跳起舞来。从这一刻起,我并不可怜他们,或者说坚定的反感。请问这些灯是干嘛用的?这些口口声声为了农村教育事业不得已而撒谎的知识分子,在得到一笔用良心换来的钱后,怎么做了这么一件既不“实用”又不“审美”的事儿了?非止于此,整部影片从头到尾,我没有看到一个上学的孩子,哪怕是跟他们有关的任何蛛丝马迹, 从最初的六个学生到最后的一百五十四个学生,忽悠我呢?张一曼疯了之前和疯了以后妩媚的那片草地和花田,怎么就缺水了这地方?还得找头驴去远远地拉水。驴也不只一头啊,拦住美国人的车队的时候,明明是两横两竖的四头啊!

如果四位乡村教师,为了民国的教育苦心孤诣撒谎欺骗腐败的官僚是恶,
那么,两位戏剧导演,为了表达深刻思想殚精竭虑蒙混忽悠单纯的观众,也不能叫善吧?

————————————————————————————————————————
————— 鉴于有些朋友懒得翻看回复,现编辑在此,作为补充 ———————
————————————————————————————————————————

                                                             # 1 #
喜欢这片的都是五毛!是水军!
——如果我这么想,一定是疯了。

-----------------好好说话的分割线-------------------

感谢诸位反对者没有问候我的父母,没有人肉我的出身,极其克制的表达对我的批评的不满。
昨天翻到了舞台剧剧本,很不错,台词和节奏一目了然,让我非常想去体验一下话剧。
但这并不能改变我对电影的看法。

任何评价都是主观的,我只是将自己第一次的观影体验比较如实的呈现出来,没有带着任何先入为主的判断。我与主创人员非亲非故,也无冤无仇,与诸位喜欢这部电影的观众一样。
而且,我深知创作者的辛苦,风餐露宿废寝忘食是一定的,更难的是当影片呈现,就只能默默接受来自方方面面的反馈,既没法对赞扬表达感谢,更难以对批评进行解释。此刻的无力感是巨大的,也是必须承受的。
还好,我只是楼主,我还有解释的机会。
统一回复一下。

1,我的分析是基于电影创作手法的,算是专业领域。我承认艺术是在不断创新的,但它也有基本的门槛,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不能说只要是艺术就不能探讨。
“你以为你只是随便从衣柜里拿了一件蓝色的毛衣穿上。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件毛衣是蓝色,不是绿色。It is not just blue, it's not turquoise... it's actually cerulean.(为什么是天蓝色,不是深蓝色,不是海蓝色)……就是因为这样,才能让你在地摊货里面淘到这件蓝色的衣服。所以,蓝色,代表的是百万美元的价值,代表的是难以计数的工作机会……但是这些,你都没有意识到。你以为蓝色只是你一个人的选择,你以为你置身于时尚界之外。事实上,你穿的这件毛衣,是在这个房间里的我们帮你从一大堆衣服中选出来的。”
我深爱这段台词,经常可以帮我向我妈解释我在做什么。

2,有朋友对文章后半部分关乎剧情的质疑表达强烈的不满,这个可以探讨,比如“又买了驴”,我立即就可以接受,理解上的出入,不影响我对于本片质量的判断。但说我被愤怒冲昏了头脑,或者“看不懂”就不对了。
这片子很难懂么?(预感这句话一定会被直接用来反驳)
为什么总是觉得自己看懂了,别人看不懂?
这判断颇有家长作风,让我回忆起儿时对父母最深刻反感的瞬间,现在却潜藏在心中。
子非鱼也,鱼非子也——既然互相不懂,就只能建立食客与美味的关系,不能聊。

3,诸位“你行你上”的,“鸡蛋里挑骨头”的,“我就是喜欢了你能怎么地?”的,我看就没有讨论的必要了吧?如果这就是你们对待周遭的态度,那么当某一刻你们遇到相同的回复,请泰然处之,就好。

还有把我“打二星”也用来攻击的,实在是抱歉。我压根儿就觉得打星这玩意特别扯淡,但只有这个选项我没办法……
还有因为我这“二星”跟你给《爵迹》的打星一致而表达不满的,我实在是……
就跟小时候隔壁王阿姨问我最爱奶奶还是最爱姥姥一样,想“扑该”啊!

我特别不理解,喜欢这部电影的你们怎么这么脆弱?
“电影批评”本身并无褒贬之意,就算是真正的“批评”,也是为了她好啊!
“你这不满意那不满意,为什么不滚出中国?”
异曲同工!

楼主我用《狗镇》、《地心引力》和影片对比说不足,诸位用《爵迹》比说她好得一B……你们真不是高级黑么?
还是在笑我傻白甜?

4,一位网友回复问“有一部拍摄技巧稀烂,但是剧情精彩的电影和拍摄手法纯熟,剧情不通的电影。你觉得哪部更好?”
要我说都不好。
而且我必须纠正一下,故事精彩和剧情精彩不是同一个概念。
同一个故事被拍成多个版本的例子很多:小说有《洛丽塔》《天才雷普利》;戏剧有《十二怒汉》、莎翁所有作品;真实事件有《人山人海》和《追凶者也》……《西游记》就不必提了。

我承认《驴得水》这个故事本身很好——说得好像我否定过一样?奇怪。
但是作为电影剧本的处理,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尤其是从话剧改编电影,需要做哪些处理,是值得单开一帖深入讨论的。
电影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手段,并不需要你必须先去看小说或是话剧,就应该能在影院里得到完整的情感体验。在如今发达的营销手段和传播力的笼罩下,在进影院之前多少都会受到点影响。因此任何电影我都是先看,一定要看。
所以我从来没有评价《爵迹》。
我也不能说他坏。

5,林嘉欣是最美,《太阳照常升起》最棒。
你看,我也有当粉丝而丧失理性的时候。

可大多数时候,我希望自己清醒。
电影是多么感性而迷人的艺术,和她一样迷人的就只有理性。

PS:
刚巧一位热爱音乐的蒙族朋友告诉我,片中的蒙语歌曲是“当代作品”。
“蒙古元素就不能好好用吗?”
他不无遗憾地说。


                                                               # 2 #
写这部电影的评论,确实是因为它集中的反映了国产电影在制作方面的诸多问题。在我看来,这问题在于对艺术规律启蒙的某种广泛的不足。
别的电影就没有问题么?一样有。但这一部,就因为这个故事本身的价值而显得尤为遗憾。
再者,这部影片的导演是专业的戏剧导演,他们的舞台剧作品非常成熟,可以说是在他们专业领域的佼佼者。如果让他们去欣赏或评价其他的舞台剧作品,也一定会提出很高的要求。
可是电影呢?为什么就要被普罗大众撕掉艺术的外衣,带着曲高和寡的高帽,俯首弯腰接受毫无理性的批判?这令我难过,但不会失掉希望。
戏剧是艺术,电影同样是艺术。他们之间既有共通之处,也有一些显而易见的区别。他们都在发展,也相互融合,但一定是在艺术的高度,而非荒野的媾和。

把一种艺术的特征和表达,毫无节制的强加到另一种艺术之上,是对两者共同的不尊重。

                                                              # 3 #
1.打几星这事儿完全是见仁见智的,太简单粗暴,就好像打五星的某位网友,心里一定不会觉得这部影片和《公民凯恩》或者《小城之春》等量齐观吧?我不用这个反驳你,你也不需要用这个反驳我。

2.讨论是有范畴的,我们不是开辩论会,辩题无所谓对错,双方要拼的是技巧。我希望讨论界定在“电影”的范畴内,前提恐怕是,拿电影当一门艺术。

3.艺术不能丧失她的审美功能。有搞建筑的不会觉得不会塌的就是值得称道的好房子,说相声的也不会觉得只要内容深刻的就是好相声。扪心自问,标准要统一。

4.我从没否认《驴得水》有个好故事,也从没否认这个故事本身(注意用词)的批判性和他的现实价值。现在的问题是,这个好故事不是伴电影而生的,而是已经有了排演超过百场的话剧。作为这个故事的表现和价值的传播已经产生了社会效果,拍成电影是一种商业行为,要对观众购买电影票时所达成的契约负责。承认一个好故事,和承认一个烂电影之间,我不矛盾,你也不该矛盾。
强调这部电影因为故事有内涵就可以枉顾电影创作规律而拒绝讨论,跟广电总局们宣传主旋律电影有任何区别吗?
说到底要么是“正合朕意”,要么就是“胡扯狗屁”。

5.从表意上说,有的人说因为我没看懂,有的人则强调电影的优点恰恰是使观众一目了然……
确实,“基督徒之间的分歧,远远大于他们与其他宗教之间的分歧”——但都没说到点儿上。
看懂与否,完全不是衡量一部影片的最低标准,当然从商业类型片的角度,能被广泛接受是票房保障的前提。
但看懂这事儿是因人而异的,看出什么也是仁仁智智的。
表意这领域我本不想涉及,有几篇不错的评论说得比我透彻。但我想举几个例子,希望大家能有机会看一看。
《黄金时代的故事 Amintiri din epoca de aur》
巧了,豆瓣上就有,也是8.4分//movie.douban.com/subject/3692290/
这个要打几星呢?

6.为反对而生气毫无意义,难过的是我们讨论中充斥着“实用主义”的艺术观。当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到了这个程度,诸位号称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青年,也一样热爱工匠精神,热爱“无用”之美,却在这里放弃了敏锐和敏感,只因为听到了声嘶力竭的“教堂塌了”而无比高潮。
我特意请教了一位对话剧颇有研究的朋友,他提到的一些见解又给我很大的启发:
他提出,“舞台剧是高假定性,而电影天生有拟真属性……舞台的假定性高,游戏感强,比如铁男一枪没打中磕头如捣蒜在舞台上可能成立,那是一个人生抽象成一种比喻的境地。但电影就不能这样……不能把人当肉身,只能处理成一种符号或命运的象征。”
好像一出“活报剧”——用他的话说。

 5 ) 《驴得水》:喜剧的忧伤源于深度

《驴得水》是今年迄今为止最让人震惊的一部国产电影。与当下多数打着喜剧番号招摇撞骗的国产片相比,这部电影的水准已然超越了霓虹灯到月亮的距离。影片的前半部分让人笑到前仰后合,后半部分令人坐立不安。一丝不挂的搞笑与一丝不苟的催泪,就这样大胆自信地横陈在同一部电影当中——造就了《驴得水》绝俗而又硬气的独特性,也让影片足以被骄傲地称为一部“作品”。

在一个被架空的封闭世界中,一群挣扎在贫困线上的“知识分子”,因一个“借驴吃空饷”的无奈谎言掀动了一场啼笑皆非的喜剧,却又为了圆谎而跌落到万劫不复的悲剧深渊。在悲剧的深坑被逐渐挖大的过程中,有的人试图坚守原则奋力反抗,可信念在利益、强权和武力面前却如此不堪一击,他们束手就擒的速度,简直比杀驴吃肉还要快。然而,在这群处在崩溃边缘的小人物面前,我们似乎都能从自己的生活经历中,找到那么些似曾相识的片段,因此,他们的一切选择便显得不再那么荒谬绝伦。更重要的是,远在“学校”之外那个更庞大、更隐秘、更丑陋的世界,我们一点也不陌生。

得益于逻辑缜密的强文本,《驴得水》成了那种每个角色都有前后史、每次性格变化都有细节支撑的上乘之作。看起来,全片主要叙事动线只是“教育部特派员”的两次探访,但围绕两次探访所触发的一连串事件,却牵动了“知识分子”们对欲望、权力、爱情等人生关键问题的拷问。在有限的电影容量中,我们竟和他们一起经历了婚丧嫁娶,也因此窥望到了人性中难以避免的矛盾问题。什么是底线,如何守住底线;什么是知识,如何看待愚昧;什么是爱情,如何去解释百口莫辨的“睡服”;什么是原则,又如何为“跪舔”找到更体面的理由?

影片中的美国佬惊叹“不可思议!”而在我们看来,无论是气喘吁吁的孙教授、虚荣膨胀的裴魁山,还是认怂认命的周铁男、飞扬跋扈的特派员,都无时无刻不浮现着我们再不熟悉不过的行为模式。他们声嘶力竭却无从阻止世道对他们的碾压,被打碎了牙只能往肚里咽,迁就与苟活是他们唯一的选择,而最单纯却又最悲惨的人,莫过于羊脂球、茶花女般的张一曼,以及被当作“牲口”对待的铜匠。一个是女人,一个是穷吊丝。

《驴得水》脱胎于高认知度的同名舞台剧。按照我们的一般认识,舞台剧的思想表达空间要比商业电影更广阔。事实证明,影片的改编不仅实现了有限场景的无限延伸,同时也让每个角色的个性变化有了更充分的刻画机会。影片的摄影林良忠曾为李安的《推手》《喜宴》《饮食男女》掌镜,从《驴得水》的银幕效果上看,这是一位对空间调度和群戏都有着丰富经验的摄影师。教室的明暗变化、外景中人物的虚实处理、特写与长镜头的运用,都让影片跳脱了场景限制,强化了影像质感。我们会为张一曼被剪掉长发的那段入侵式特写和交叠的回忆画面感到无比揪心,而在剧场里,你真的很难直接感受到人物的这种内心挣扎。
 
有种观点认为,原版话剧的导演周申和刘露继续出任电影导演,让该片很难摆脱话剧腔,甚至,演员们对话的声效都充满了剧场感。但如果你看过表演空间更加狭窄,却一点也不失精彩的《十二公民》就会发现,《驴得水》完全建立起了戏剧化的电影语言,那几场逐步升级的高潮戏,都因导演娴熟的场面调度和演员们绝对连贯的情绪而显得一气呵成。

影片在自然环境声的音效剪辑上未见奇巧,这确实让影片除了密集的对白和配乐之外,显得过于“安静”,形成了所谓的剧场感。但也正是这种与世隔绝的氛围,让你很容易对山村之外的那个世界产生更多的想像,小社会的万丈波澜,即是大世界的真实缩影。“特派员”就像一个庞大母体系统伸出的触手,用“三万”和“十万”那个让人哑口无言的潜规则,连接着小社会和大世界。茨威格说,命运之神喜欢热闹,有时喜欢嘲弄人,还能给伤心惨目的悲剧掺进滑稽的成分。《驴得水》的高级正在于此,喜剧背面的那些只可意会莫可言传的道理,电影已经讲得不能再清楚,这也是《驴得水》值得留下来被讨论的原因。

 6 ) 2016年度最佳国产片!花电影的钱看了精彩的话剧,你们还想咋滴?

1.年度最佳国语片——《驴得水》,《追凶者也》只能退居第二。借豆瓣网友的话说,华语电影接近裸体,《驴得水》是适时出现的一条裤衩,遮羞…… 2.《驴得水》是开心麻花继去年《夏洛特烦恼》之后第二部话剧改编的电影。 用喜剧的方式讲悲剧,用讽刺的手法说人性,这部电影会让你看着看着就笑了,笑着笑着就哭了,哭着哭着就哭不出来,欲哭无泪,出色的剧本,精彩的表演,9分好评! 3.任素汐饰演的女教师一曼,长得不漂亮,举手投足间却风情万种,她想活得洒脱自在,最后却死得凄惨悲凉,让人又爱又怜。 片中那首《我要你》,太好听了,简直唱到了人的心里。而那几个巴掌,打在了她自己的脸上,却疼在每个人的心上。 任素汐,影后,实力派女神,你不用“睡服”我,我已经对你路转粉。 4.片尾,美国慈善家在目睹了这出闹剧之后,感慨地说“不可思议的中国”,但观众们都知道,这就是真实的中国和中国人! 借用网友的话,幸亏有个民国,不然借古讽今都没个对象。 5.对那些说这不是电影,是话剧的人,我只想问你觉得好不好看吧。你只花一张了电影票的钱却看了一部精彩的话剧,你还想咋滴?既然郭敬明的ppt和那些综艺节目都能在电影院上映,好“话剧”为什么就不行呢。 好的国产电影还请大家去电影院购票支持。 我不是五毛党,我只是自来水。

 短评

这样的剧本,这样的电影,任凭你们怎么说风凉话,都休想模仿出来,国产片的普通货色离它差距太大。

9分钟前
  • 淘金汉
  • 力荐

没去影院贡献一张实打实的票房,我真是遗憾又羞愧。

12分钟前
  • 肉腾腾
  • 力荐

1.库斯图里卡的癫狂、荒诞+法哈蒂的困境、冲突,而这...其实在中国这片土地上随处可见;2.追求自由的人,死了;3.愤怒的人,成了听话的牲口;4.宽容的人,成了小人;5.淳朴的人,成了恶棍;6.正面向上的人,总在行骗;7.就让我们忘掉过去吧,才能继续作为“人”活下去。

13分钟前
  • 有心打扰
  • 力荐

作为一部荒诞喜剧片,本片的笑料绝对是够的。虽然有一些看起来比较“污”的段子,但是贱而不淫,丝毫不让人觉得低级。相反,整部影片倒给人一种干干净净的清爽感,几段感情戏都拍的让人心动。因为话剧改编的缘故,故事的幕间分隔有些明显,但演员的表演削弱了话剧感,也算自然。【任素汐的歌声真心棒!

14分钟前
  • 未命名搪瓷🌈
  • 力荐

“过去的如果就让它过去了,未来只会越来越糟!”一句话说得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有些话,因为太过真实,让人胆战心惊。

15分钟前
  • 赫恩曼尼
  • 力荐

用喜剧的方式谈悲剧,用讽刺的手法讲人性,为这个故事就值得5星

20分钟前
  • 阿珂
  • 力荐

映后主创见面特别惊讶,被拍成这样还需要导演?!完全照搬舞台剧台词,连人物站位都是舞台式,没有任何电影语言,镜头蠢到还有淡入淡出和虚化背景这样的衔接,很明显的分幕,且大大弱化了表演。全片没有同期声,配音简直灾难。(据说上映版本是同期声)。是好的剧本和演员,但还是去看话剧吧。

21分钟前
  • 蜉蝣
  • 很差

如果懂得中国人的不讲原则聪慧利己,看透历史的反复吊诡悲喜交加。电影经过女性自由的转折,以后则全在解构悲悼历史。它厉害的是道出了曹雪芹所指女性审美在文化中的缺乏,“驴”得“水”,(男性的贪恶屈服对照女性的自由烂漫),“水”最后却又被压榨废弃,暴戮的未来便可预见。不喜剧,倒实悲。

25分钟前
  • bird
  • 力荐

悲叹的是被压迫的是女性,欣慰的是觉醒的也是女性

30分钟前
  • bamboo
  • 推荐

说不像电影的,谁规定了电影应该怎样怎样吗。

33分钟前
  • 大包砸
  • 力荐

看电影的过程,如果你觉得佳佳和铁男幼稚得讨厌,那你已经被这个社会像驴一样驯服

36分钟前
  • 燕子坞主人
  • 推荐

非常正点的黑色幽默和荒诞的乡村魔幻现实主义,整部电影的调子很撒,段子很荤,路子很野,故事上有莫泊桑的味道,讽刺加隐喻,上次让人感受到这些的观影体验还是当年的《杀生》。总体上是一部很值得一看的喜剧,新导演技法的生疏和信息处理的失衡可以被原谅。PS:主题曲真的是太有味道了。

37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推荐

一部好电影就是荧幕完成上半部分,现实完成下半部分。有人看到人性在贪婪面前退却,有人却只看到荡妇。专组好多男的在认真讨论,你愿不愿意娶张一曼这样的女人?中国男人最搞笑的地方就是,他们认知中对一个女性最高的评价就是—娶她,而真相是别人根本不认识他们是哪根葱。不信你们去评论区翻翻,笑趴了

41分钟前
  • Bella
  • 力荐

那一枪虽然打空了,但周铁男还是死了

43分钟前
  • 蝴蝶不梦庄周
  • 推荐

好,现在我们回到片头的部分驴棚走水,周铁男一马当先,但烟火如故张一曼想要帮忙,却引火烧身裴魁山往张一曼身上泼土,叫她出来,可没有伸手拉她校长大喊,听我指挥,最终驴棚燃起熊熊烈火孙佳想要阻止,被众人阻拦。你看,其实这个电影的一切,都缩在这个小片段里。

46分钟前
  • Mikoto
  • 力荐

即便评分再高也完全喜欢不来。我们还是太热衷主题与意义了,以至于忽视了传递主题的方式与合理性。影片为了所谓的人性深度,而刻意设计剧情和人物转折,忽视基本的人物行为轨迹,都非常让人不舒服。喜欢有深度的电影,但希望能以更巧妙的方式讲出来,而不该是现在这样。以及形式上,这不就是舞台搬演么

4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较差

过去的如果就让它过去了,未来只会越来越糟!

52分钟前
  • 心生
  • 推荐

这个笑话还真把我看哭了,惊喜之作,比夏洛特烦恼的故事高明,但电影感较弱

53分钟前
  • 疼疼(电动版
  • 推荐

普通观众全嗨了,说这才是国产佳作;电影专业人员全崩溃了,说这是舞台剧不算是电影。讲真,我觉得当一个作品只剩下它的形式能被人吐槽的时候,已经足以证明其成功。不管它是啥,哪怕我是去电影院看话剧了,我还是觉得,甚好,没错过这个乌龙甚好。

56分钟前
  • 圣诞
  • 力荐

不能把开心麻花出的所有电影都粗暴地归到「喜剧」里……这种营销思路就会导致我今天观影时遇到的蜜汁尴尬……有一帮观众从开头驴棚着火就开始笑,然后一直笑到结尾枪声……我……真特么……跪了……

1小时前
  • 张小北
  • 还行